未来3年全国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
教育部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3年底,在园幼儿比2010年增长了918万人,相当于之前10年增量的总和,“入园难”问题初步缓解。此外,发布会还介绍了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的计划内容。
去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9.86万所,较2010年增长32%
2013年是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各级政府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努力破解资源短缺、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瓶颈问题。
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快速增加。各地加快公办园建设,在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新建幼儿园,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和其他公共资源改扩建幼儿园,依托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据初步统计,各地已新建2.5万余所,改扩建3.4万余所,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4.6万余所。
把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普惠性幼儿园。各地新建、补建、回收了一批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使小区配套幼儿园成为扩大城镇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主渠道。
积极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园、集体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各地采取补助生均经费、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免费培训教师等方式,已经扶持6.9万所次,受益幼儿约1000万人次。
在偏远地区开展学前教育巡回指导。中央财政学前教育巡回支教项目支持陕西、贵州等13个省(区、市)设立支教点1500余个,聘用乡村幼儿园老师和志愿者4000余名,受益幼儿约4万人。
201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9.86万所,比2010年增加4.82万所,增长了32%;在园幼儿达到3895万人,比2010年增加918万人,增长了31%。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7.5%,比2010年增加了10.9个百分点。
推动各地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主要完成4个方面的任务:
扩总量。统筹考虑边远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城镇化发展趋势、人口流动以及“单独二孩”政策带来的人口增加等因素,继续扩大城乡学前教育资源。
调结构。重点是调整资源结构和布局结构,努力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让孩子们就近入园、方便入园。
建机制。重点是研究探索幼儿园成本分担机制,确保幼儿园正常运转,提高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提质量。重点是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完善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制度,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教育评职论文发表:幼儿教育论文发表简述幼师生舞蹈教学实践与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article/72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