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皇帝如何爆炒状元

发布时间:2014-06-30  | 浏览:

  最近,各省市高考状元一个个新鲜出炉,一年一度例行的“炒状元”盛事又开锣了。比起古代,今天咱们炒状元真是小巫见大巫,古代是皇帝带头炒状元。

  想必大家知道,紫禁城有个午门,清代进出午门有严格的规定,午门中间的正门只有皇帝能走,皇帝大婚,明媒正娶的皇后进入紫禁城时,可以走一次。午门两侧的门洞,是举行大朝礼或随皇帝出入时,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走左边的门,宗室王公走右边的门。三品以下的文武官员分东西班次,由左右掖门进出。

  不过,皇帝对科举高中的状元、榜眼、探花则给予无上荣宠,大殿传胪后,状元、榜眼、探花可由午门正门出皇宫。这个待遇相当于皇帝、皇后的待遇,这样炒作状元,无人可及,没法不让人羡慕。

  再有就是皇帝为进士、自然包括状元举行宴会,是为“琼林宴”,明代徐应秋在《玉芝堂谈荟》里说,“进士分甲弟,自(宋代)兴国八年(983年)王世则榜始,御颢宴于琼林苑,蒙正宴于开宝寺,遂为定制”。《宋史·乐志四》又载:“政和二年,赐贡士闻喜于辟雍,仍用雅乐,罢琼林苑宴。”所以宋徽宗政和二年以后,改称“闻喜宴”。元、明、清三代称“恩荣宴”。

  宴会的名称虽历朝不同,但都是对新科进士的极大礼优,是无限荣耀的事,人生最风光之时。我们要是读宋代状元文天祥写的《御赐琼林宴恭和诗》,可以想象宴会的盛况。黄梅戏《女驸马》里有一句著名的唱词:“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说的就是科举高中后,被皇帝请去吃琼林宴,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挂彩地游街庆贺。

  余者如建牌坊楼宇表彰无须多举,仅此两项,足以看出,在科举时代,无论出身,无论地位,只要你考得状元,皇帝可以把你炒到天上去。

  皇帝炒状元是对科举制度的肯定和维护,虽然这个制度有诸多弊病,但毫无疑问是相对开放而公平的制度,它有利于底层民众向上流通。何炳棣先生根据明清两代48份进士题名录提拱的12226例进行研究,结论是“士大夫多出草野”,可见科举对寒门子弟出路意义重大。

  此外,科举制度有利于皇权政治吸纳人才,促进新陈代谢,及社会稳定,所以,宋仁宗赵祯在《劝学诗》里赤裸裸地向士人做广告:“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读书中状元有如许好处,激励了多少男儿埋头苦读。

  皇帝都这样炒状元,民间岂有不炒之理,再说了,考状元要经过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等阶段,话说是“朝为天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期间的路途是很漫长的,仅乡试(秋闱)和会试(春闱)便三年才举行一次,其读书之艰辛、竞争之惨烈,更是难以想象。“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金榜提名时炒作一下,或者说庆贺一下,真没有那么可怕。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范文:美术教学论文发表浅谈在美术课堂中健康成长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article/7692.html


    上一篇:教育部启动实施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
    下一篇:图书产业,新旧商业模式融合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