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智能硬件的根在哪里?
2013年,智能硬件概念开始在国内发酵,除了雨后春笋般兴起的一众创业公司。互联网巨头们也在积极参与,这其中百度就曾频频出手。
不过百度的出手有些让人眼花缭乱,既有和咕咚、inWatch这类智能硬件创业公司的的合作,自己又在极力打造小度系列产品阵营;这两方面在最近的百度智能硬件峰会上达到高潮,涌现出近30款智能硬件产品。由于涉足面广,百度在智能硬件方面的布局给外界留下“多而不精”的印象,百度做智能硬件的根到底在哪里?经多方了解和与业内人士深入沟通,来解开这个问题。
如何解开的这个疑问,先要看百度在智能硬件相关的领域过去一年都做了些什么。百度智能硬件的操盘部门是云计算部门,同时也有战略合作部在做牵线。在智能硬件方面的投入是按3条线在走,分别是:
一、合作渠道抓数据。重点打造的是Dulife穿戴设备平台,简单地讲就是和市面上名头响的智能硬件合作,主要是运动和健康类的智能硬件,比如早前的咕咚手环和inWatch智能手表,现在的智能血压仪产品以及OPPO、TCL等公司的健康手环产品。
另一方面是百度的Baidu Inside合作计划,开放一些数据和功能接口给智能硬件公司,然后可以打上Baidu Inside的标。这类合作更泛一些,智能硬件utalife创始人熊廷美的产品刚加入不久,他说这个合作分挺多层级,他们所处在初级合作阶段,主要是数据账号系统等基础服务打通。而像佳能合作的云打印、Dulife系列里的手环/血压仪产品涉及到的技术接口更丰富深入。
据咕咚网CEO申波跟我讲,咕咚手环的健康数据会存储在百度云端,同时咕咚用户也可以直接在这个Dulife页面登陆。目前这类合作产品集中在健康和运动领域。原因不外乎2点,一是这类数据可以提供给用户一个存储和查看的渠道,另一方面,这类数据有很大的大数据挖掘潜力。
二、自有产品先占坑。百度的自有硬件品牌小度系列产品也已经不少,从小度WiFi到小度影棒、小度路由等等,基本几个热门的领域都有涉足。方式也比较简单粗暴,选择靠谱的方向,找到靠谱的硬件合作方,快速推出产品。
除了这个“小度”系列,百度还在捣鼓一个“酷”系列产品,第一个代表是酷耳,是一款蓝牙耳机,同时是一款语音控制终端。这类产品相对来讲技术上更有百度特色,会用到百度语音识别、NLP语义分析、TTS语音集成技术,同时会从其阿拉丁、WISE和LBS服务获取资源。
这样的方式,让百度在多个领域占到了坑,但又没有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产品。这背后体现的是百度真正的诉求,百度从一开始就不像盛大果壳或者小米,需要打造某一类某一跨令人尖叫的产品,而是参与其中,进一步发挥其搜索和云计算平台的优势。
三、百度的X实验室。类似Google X,百度的云创新实验室,也是在投入做一些创新技术的研究。据说组成人员均是百度内部的高级技术工程师和研究员。主要专注在可穿戴设备硬件的平台研究如传感、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目前已经申请了10余项技术专利,包括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多个可穿戴技术领域。
抽丝剥茧地看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过去一年,百度在智能硬件方面的布局看似打醉拳一样,不按常理出牌,但其根基则在更上游的数据和平台方面,做一款智能硬件精品,需要的是具备极强创新能力和硬件产品掌控能力的团队,而百度要做的事则是在这款产品抵达消费者手中后,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从数据到平台再到智能硬件生态,这才是百度投身智能硬件的根。
智能科技职称论文发表范文:智能科技论文简述热回收技术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中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article/74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