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园林工程师论文发表空间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环境景观反映了现代人类的内心世界,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产生的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也是人与景观环境的合作交流,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对景观空间的营造符合人心理需要已经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

  关键词: 环境空间,行为心理,生活环境,流动景观

  引言

  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空间环境,人和景观环境组成的系统中,人就是核心,环境景观对人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尤为重要,即人对景观环境产生的心理,它会影响人的生活行为,生活情趣和生活质量。回顾历史,正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使环境、园林、景观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了现代环境景观的产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意识的进步,促进了环境景观事业的发展和设计领域的不断扩展。

  一、环境景观与人的心理关系及重要性

  现代生活中不难看出,如今的环境景观设计尤为注重对人所产生的心理,以前大部分人们在购买住房时讲究的是住房内部结构布局和一些物理性设计,而现在更多的还要注重住房的外部环境给人的感受。因为人在一个地方居住得久了,就会不知不觉地接受环境的暗示。这种暗示会引起人心理和生理一系列的变化,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如花草茂盛,会给人以蓬勃生机的感觉,使人对生活充满信心。花草凋零, 黄叶飘落,会使人想起衰老, 想起死亡,继而生发悲哀与伤感。房子高大,庭院广阔,会使人心情爽朗。房子低矮,会使人感到压抑。屋大人少,会使人感到空旷,感到孤独和寂寞。屋小人多,又使人感到拥挤,感到烦躁和不安。久而久之,这种心理会导致生理上的疾病, 甚至会导致性格上的变异。这样也使得很多房地产小区都做起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景观设计。这就是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这使得环境景观设计日益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成为衡量小区文明程度、代表小区形象的重要指标,让环境景观传递出人的心理感受,同时也对人的心理情感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在环境景观设计中首要问题是解决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要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创造安全、舒适、宜人和富有美感的环境,不了解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与规律,就无法科学而又艺术地把握环境设计中各要素的关系,也就无法创造出符合人需要的景观环境。环境景观心理正是研究个体行为与其所处环境景观之间相互关系。即环境景观和心理的相互关系,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社会——环境景观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

  二、景观空间对人的心理因素

  2.1心理需要

  人的心理需要总的来说分为三个层次: 安全需要、社会需要、私密需要。1)安全需要:从初级水平上来说,人们有一种试图通过闭关自守来获得安全感的心理;进一步展开,就是希望自己周围环境安全稳定,希望免于不必要的繁杂与纠纷,希望各种活动有安全保障的心理。2) 社会需要:通常来说,人们希望和同事、朋友保持友谊,希望得到信任和互爱(社会欲);人们希望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归属感)。要想设计得到成功, 就要使人的社交欲和归属感得到满足。3)私密需要:在设计室外景观时,往往只注意平面外形的美观和空间划分的变化趣味,而忽视人心理的私密需要。但也有比较好的实际例子,如美国纽约的洛克菲勒广场,它的中央是下沉式,冬季作滑冰场,夏季作露天咖啡厅。设计巧妙地安排了空间的层次和序列,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精心营造出一块半私密的空间,可以大大减少由于人们互相干扰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倍受人们的青睐。

  2.2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性格、兴趣、情感体验。群体心理是社会心理的具体体现或主要表现形式,是个体需要、动机、情感、态度、观念等的共同性和一致性在群体中的反映。群体心理赖以存在的基础不是个体的生理状况,而是某种共同的社会特征。群体心理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模仿、感染和遵从三种心理机制,与个体心理的形成也是不一样的。

  三、影响人心理因素的条件

  3.1结构

  简洁几何形造型风格,严格遵循力学的逻辑规律,多采用垂直方向的叠加和在水平方向展开的对称结构形式,容易形成规律性和秩序感,给人以理性的逻辑审美感受。丰满圆润、起伏微妙的曲线造型效果,给人以感性的形象审美感受。讲究柔美的轮廓线与微妙的细部处。如果将点、线、面巧妙地组合在环境设计中,可以表现出景观丰富多彩的感染力。

  3.2色彩

  人们对色彩的审美感受既是视觉经验的积累,又是整体意识的综合作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色彩是一种富于象征性的构成媒介,它分别体现出轻重感、胀缩感、情感、文化品位及价值观等。

  3.3语意

  语意体现在中国环境设计中,最为突出的特色即为写意。它是以赋予有限形象更深广的寓意为艺术宗旨,如中国绘画讲究的意过于形等,追求的并不是单纯的形似,而重在表现对象的神韵、意味,写意在环境中的运用源于中国造园艺术中对自然的追求,在有限的空间里简单的追求,再现无限风光的自然景观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们再现自然的愿望得不到满足, 于是必然要寻求解决的办法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anlilw/963.html


上一篇:城市管理论文发表范文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保障
下一篇:园林工程师论文范文浅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