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活教育思想内涵

发布时间:2020-03-07   |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诞生在新民民族主义时期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陶行知先生“活”的教育思想,“活”的教学内容诠释教育的真正价值,尊重生命个体,是教育之目的精髓体现,值得广大教师躬身践行。

活教育思想内涵

  【关键词】陶行知;“活”教育思想;创造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创造教育的奠基人和倡行者,他以民主创造求共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生活教育理论,他对当前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然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他主张“活”的教育,提倡教育应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从幸福出发,主张教育的行是“学”与“做”的有机结合,可以概括为一个“活”字,这里的“活”代表生活,代表期望,代表人生观,代表价值观,代表生命力,代表创造力,代表教育对生命个体的敬畏,代表对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及生命规律的价值取向,他的教育思想,围绕一个“活”字展开,“活”是其思想的核心,“做”是其思想的灵魂。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活”力

  1.陶行知“活”教育思想产生背景及价值。当我们重温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虽然他的价值取向、理论意义跨越了时空。但他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课改精神、宝贵资源和教学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继承创新与发展。他是中国改革的旗手,他极力主张“中外情形有同者,有不同者,适于外者来必适于中,沿袭陈法,率任已意,仪型他国,何能求其进步?”可见,他提倡对国外教育思想,要吸取精华,赐其糟粕,要结合我国国情、民情、教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从他的“活”教育思想中可以看出,他一直提倡贫民教育、大众教育,用教育拯救当时旧中国腐朽的教育现状,在长期探索教书育人活动中,创立适应我国国情,又顺应世界潮流的生活教育理论,他强调生活教育之生活,教育生活至教育的关系,经过“科学以无知之行始,以能行之知识”的教学过程构建以生命教育为特征,符合我国国情的大众教育。他主张“世界的沟通,在人的沟通,而人的沟通在心灵的沟通”实现“个人为社会而生,社会为个人而立”的核心在于“心灵的沟通,只有把众人的心灵沟通,合起来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推动历史前进”。“心的力”是人类相互沟通共同创造的原动力,这也是当下提倡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他提倡:“今日之教育,为了青年出社会,与实际生活分离,而非引青年入社会,以解决其本身及社会一切问题;为提高青年生活之欲望,走入奢靡无能无用之绝境,而非导青年走入生活与建设之坦途”。而正是十九大精神提倡引导青年、关心青年、服务于青、为青年成长、成才塔桥铺路。教育与社会、与生活、与家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只有他们有机结合,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真教育,才能发挥对社会应有的作用和贡献,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深入生活,融于社会,建设社会,从实际出发的创造型人才。

  二、陶行知“活”教育思想的内涵

  1.“生活即教育”理论(1)“生活即教育”的内涵。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存在于人类生活所感觉到的生活世界之中,由于人们感觉不同,这个生活世界里还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实在的世界,实在世界是一个永远开放存在着未知事物的世界,这是激发人们进行创作的原动力。生活世界它是一个多元和各所不同又不完善的世界。因此,陶行知先生将“教育”定位于社会的“中介”,“生活”与“教育”是生活世界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进步,让人过上幸福的生活,生活无处没有教育,教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果教育内容单单是书本山的,那就是狭隘的,真正失去了教育的意义。陶行知以哲学的视野观察生活,观察世界,“对生活即教育中”的“生活教育”和“教育”作出全新的释解,他指出生活教育最基本的,也最根本的,他解决什么是生活教育。科学的阐释生活与教育的辨证关系,解读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确立生活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指出教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他认为经过生活的教育是改造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是真教育,只有从教科书上、课堂上,校内引向生活,引向社会的教育,支配着生活的教育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教育才能充实和发展。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陶行知所说的生活即包括生活实践意义,又包括学习生活实际,他诠释有怎样的生活就有怎样的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决定教育,他主张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以人为本,以大众为中心的创新教育,是伴随人类的生活改善而改变,教育使生活幸福,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教学理论对当前我国新课改仍然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他提倡“知本”向“能本”转化,实现学生创造能力、创造生活的转变。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与生活的脱节,导致学生的创造力不足,创新人才匮乏。陶行知先进大力弘扬学校教育应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种以生活为源头的,又服务于生活的“活”的课程资源,对当前课程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有效的行动指导。他主张有什么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教育给学生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是当前课改回归生活,回归本真,回归自然,回归社会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和适应,为当下教育的课堂改革指明了方向。(2)“生活即教育”——“活”思想对课改的启示。课程改革要回到那里,课程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本真,这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也是世界各国家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究其原因是借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生活教育课程改观。从他的“活”教育生活论中汲取丰富的资源和营养。用教育改变生活,用生活促进教育,用生活来做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人的成长的活教材。只有生活与教育相结合,教育才能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可想而知:一个连生活都无法做到的是无法谈起的真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具有价值取向,我们说用生活来体现教育,是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教育的指导教育重要的思想理念,生活是教育的不可回避的主要阵地。课程改革就是要引领学生回归自然,回归社会,解放学生们的“双手,”解放学生们的“大脑,”在大自然中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在实践中锻炼、学习成长。生活教育更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的教学资源。以往我们课程、教材看做世界,而新的课改理论应把世界当作教材,课程资源。生活还应该是我们的老师,是“活”老师,向生活学习,更包含着生活中的人们学习。2.“社会即学校”理论(1)社会即学校——“活”思想中的理念。“社会即学校”是对“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拓展和延伸,它主要解决的事由谁来办教育”,办什么性质的教育,以及在怎样的范围内内实施教育的价值问题,它集中体现真教育必须通过社会的改造,才能实现教育的价值,形成大教育观、大人生观,在这种观点支配下,陶行知先生把生活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从更深、更广的领域去推进国民教育,大胆地实施以人民大众为主题的教育,以人民大众利益为幸福来创办真教育,办大众教育,实现大众教育是陶行知先一生的追求,通过大众教育的实践,实为教育途径的多元开发,思维价值的多元实施,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和进步提供了可贵的信息和财富。社会即学校,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将校内校外学习互相连接,相互影响。从学校和社会关系的层面上看,这种观点只少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学校应成为一个小型社会,一个细微社会,用以反映社会生活的多样化活动;二是学校教育应具备四大基本社会功能,即改良调解功能、延续功能、协调功能和培养功能。此外,要改变传统观念的“静听”学习方式。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做中学”观点,主张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主动在自身的生活中进行学习,知识本身就是经验,而教育就是经验的形成过程。(2)“社会即学校”——“活”思想对新课改的启示。“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依据旧中国的现状,开展大众教育,创建了以生活教育为主题的现代化教育理论。其核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价值应与生活、社会联系起来,教育应与生活,社会联系起来,教育应蕴涵于生活之中,蕴涵于社会之中,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应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均由生活决定,但是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通过社会来体现出教育价值。“社会即学校”的观点是在对杜威的教育思想继承与批判基础上得来的,在“学校及社会”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借助于社会,教育素材、教育方法、教育工具、教育环境都可以非常丰富,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丰富课的资源问题。为学生回归社会,改造社会,做好铺垫,陶行知先生还创造性地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强调教育与生活实践结合,教与学必须以“做”为中心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格局。在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中,强调建立起与生活,特别与社会相联系的社会实践,这与当下的实验教学,结合实践的课程资源相契合。也正是我们当下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和主渠道。我们认为,教育不应该光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应该是在这种思维理念下继承传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观,完善在新思维理念下发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大教育观,在完善这些理念的前提下,做好教育、生活、社会的创新和发展,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取向,还原教育的本真和尊严。

  三、陶行知思想中——“活”的教育观念

  1.“活”的培养目标。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培养目标就是想恢复人之本性,发飞人之天性,培养人之“真”性,真正体现人的生命个体的特性。纵观他的“活”教育思想,提出培养人的目标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几千年传统的教育影响人,人们不敢真正的面对现实,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不敢面对真实的生活,使人们的思想变得虚伪些。陶行知主张教育要培养真人,追求真理的“真人,”追求“真、善、美的活人”,“真人”是什么?《庄子》中的“真人”是那些部不明利所诱惑,所腐蚀的人。这与当前素质教育,道德教育一脉相承!陶行知先生借鉴了《庄子》主张的“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他确认教出真人的教师必须有真知。教人求真知的教师必须做到:“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要想培养真人,教师必会培养出“求真”的“真人。”的确如此,能够真实面对自己,面对现实,不为名利禄所迷惑,认清真实的实际的社会,才会有不变的真理孕育。陶行知先生追求“真人”除了追求真理之外,更重要在塑造人格品质,要达到真、善、美的境界。社会的科学认识理解,就能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运用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善”就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完美和谐的关系。要想做人中人,“做人中人的道理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大公无私的容量。”“美”的真正意义的价值在于真与善的统一。只有这样“真人”才能体现“真、善、美”的和谐完美的统一,实现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相统一。这样的“真人”正是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价值目的所在。陶行知先生将精神与物质有机结合,提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改造人,改造社会,改造生活。“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爱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爱糊里糊涂的教育;过有目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教育;过糊里糊涂的生活,便是爱糊里糊涂的教育;过有组织的生活,便是爱有组织的教育;过一盘散沙的生活,便是受一盘散沙的教育;过乱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乱七八糟的教育。”因此,过什么样生活便受什么样教育。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使人幸福。陶行知先生培养的人的目标是学做“真人”,适应生活,适应自然,适应社会具有能动性、内驱力、个性和创造性的人。只有这样改造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才能真正实现民生教育,大众教育。才能开发沉睡学生身上的潜能,才能适应中华民族和社会的需求。2.“活”的课程资源。陶行知先生“活”教育思想还表现在“活”的课程资源上。因为生活多姿多彩,所以来源于生活的课程资源也必然丰富多彩。“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内涵的有益扩展和补偿,是生活教育的有效途径,他至少包含以下基层意义和作用:一是生活教育的外延不只限于学校生活,而且包括整个社会生活,它只是借助于学校这种教育形式,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有机结合起来的整体教育,是“活”的教育。是当前教育课程改革下的大教育观,大课程观的具体体现。因此,陶行知先生主张要摒弃那些“死书本”来施行“死教育”的“死学校”对它们要进行得以根本的改造。就提倡必须“开笼放雀”将学校与社会有机和谐融合,这需要拆掉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高墙。“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的社会大学校。“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的场所,那么,我们所失掉的是鸟笼,而得到的是伟大无比的森林了”,可是,在这“伟大无比的森林”中,我们必然看到一切“活”物。学习的内容是“活”书,它是“活”的知识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泊,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成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一言蔽之活的生活就是活的书,活的书就是活的生活。3.“活”的教学途径。继“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的基础上,“教学做合一”是对“生活即教育”的发展。“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的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策略,方法上的具体化,是实现生活教育,解决生活教育的实施。推动生活教育的途径的有效教学措施。陶行知先生认为: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已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就是教。教、学、做只是生活中的三个维度,而是相关联的过程。同时,教、学、做是生活之法,也是教育之法。教育的方法应依据学生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与生活教育的本质密切联系;它是以“行”为基础,以“知”为先导,自始自终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它以“创造”为目标,推动着生活教育走向更高境界,“教学做合一”不仅是科学的实践方式,也是有效的生活教育方式。“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活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已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是生活中的三个维度,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4.“活”高超的艺术。教育是艺术,艺术在于创新,“教师生活是艺术生活,其职务也是一种工艺,应当年手到心到躬身实践者。”陶行知先生提倡师生共学,共事,共修等“教、学、做合一”其核心以“做”为中心,这个“做”与杜威“做中学”的“做”有质的区别。首先,陶先生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劳心上劳力”,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也是“行是知之始”的“行”。他指出“教、学、做合一”即以作为中心,便自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那么在新时期“行,”又有新的内涵,他是“做”的升华,是“创”的结晶。5.“活”的个性化创造能力。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而定,同时教师也要学习,也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紧密相连的。同样的,教师所教与自己所学的也要联系在一起。假如教师做好了,教育的关键问题就解决了,时下又不何曾如此呢?在哪个年代里,陶行知认为,旧的教学制度中的教学方法上存在着种种弊端,其表现教学中存在“教学分离”等主管主义顽疾,这种教学过程被演化为传授与接受的关系。教师只知传授,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只强调灌输等强化作用。于是创选了“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局面,这种教与学二者的分离,违背教学规律,最终表现为以一来先生收益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由此,他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其含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的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认为“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的中心。所以,教和学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做”,“做”就是实践,就是操作,就是应用。教和学的价值就是为了应“用”,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教师只有“活”教,学生才能“活”学,最后才能达到“活”用的目的。因此,当下的教师应改变过去只是,课程消费者,应使自己成为课程资源的建构者,开发者,生产者,注重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四、陶行知——“活”创造教育思想

  1.创造教育思想内涵。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最早提出“创造教育思想的理论第一人,他以非凡睿智和胆识提出创造教育思想。他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动,是一个民主文化中的精髓。关于创造和创造教育,陶行知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一文中指出“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即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时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些创造教育思想,仍然对今天的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指导和引领作用。培养个性化人才,就是创造。2.创造教育——“活”思想对教育价值引领。陶行知主张:“教育理论要创新,教学目标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这些“活”的创新思想的提出对当时的旧中国的教育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是对当时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进行深刻反思后作出正确的选择。对今天的课改仍然有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而现在我们的学生可以在各级各类国际竞赛中屡屡夺冠,但走向社会后创新力严格不是,这些现象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在当下中国高速发展的社会呼唤着教育改革,呼唤创造人才的涌现。创造教育是国之发展,民族之振兴繁荣之大计。陶行知倡导的是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关键,他在《第一流教育家》疑问中指出,今日之教育家,必须“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教师必须将自己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转化为学生的创造精神、能力和科学方法,才能真正肩负起教育之民族振兴,国家强盛之重任。新的一轮课改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新课标,吃透教材,还有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具创新的品格和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快乐和幸福。陶行知先生“活”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新课改的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真正统一起来,这些理论观点,尽管具有超越当时的社会现实,但今天我们重温这些理论主体价值的进步性,体现主体价值的哲学思想,仍然对当前课改的理念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支持,陶行知主张,“创造你自己”才能创造他人,课改资源回归本真。陶行知“活”教育思想,蕴涵着丰富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对课程改革应有重大指导意义,体现新时代对主体的生命存在及发展的大教育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手段和方式,提出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重心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集中体现,以学生“主体性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试图消解主体与客体及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在杨弃与超越中引领教育研究和发展的未来走向,促进当代教育思想的和实践方式转变我们可以理解。促进了中国教育思想和实践者由传统向新代的转型并呼唤着中国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能够协调开展更具“中国化”的开创造性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河.陶行知“真人”教育理想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2]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05.

  [3]华中师范大学教科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1992(635).

  作者:王春山 王怡喆 单位:桦南县教育进修学校 哈尔滨市天昊乒乓球俱乐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aodengjiaoyulw/21311.html


    上一篇: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下一篇:大学文化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