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自去年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基础教育中,采用全新的课程标准,这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一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校日常管理全方位的变革,这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很有好处。因此,实践新课标是我们不可动摇的选择。

作为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提高自身素质,扩大知识面和阅读面,进而增强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翻开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要点知识都是一笔带过,而给学生留下巨大的思维和拓展空间,再加上政治学科鲜明的时代性和时政性,新教材的内容大大地丰富,与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切,金融、经济、法律、国际政治等领域的新知识不断融入,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完善、去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既要熟悉并精通原版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内容,又要不断地涉猎新的社会知识,不断地更新知识,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否则,面对多姿多彩的教学内容,会感到无从下手。

二、要不断转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而政治课本身理论性强,趣味性少,如果不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感觉枯燥无味。思想政治课如果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一节课的方式进行,必然要被淘汰。

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大胆转变教师的角色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老师只是导演、是配角,学生才是演员、是主角。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这要求我们老师要大胆转变角色,要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等方式,要善于扮演导演角色把学生推上"舞台"由他们去"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所想,同时老师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真正做到活而不乱,一堂课就在这样浓烈的学习氛围中、秩序井然地得以完成,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的教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因此,我们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生会自主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善于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常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调查式等方式教学,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对一些主观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谈他们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要重新审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正确看待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已是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作为老师,应该懂得欣赏学生,发现学生,尊重学生,要知道在学生的心目中任何老师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老师的不轻易的一句话往往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用"每个学生都是最好的"这种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能为我们的事业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幸福。在实践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看到所谓的差生之所以差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某个阶段的培养和教育环节上出现了问题而没有及时解决而导致的。许多研究资料都表明,人与人之间就智力而言天生条件几乎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因此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塑造的,都是有潜力可以挖掘的。政治课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作为政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有利的平台为学生树立好自信心、进取心、自尊心发挥最大的功能。

总之,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要勇于实践。不断加深自己对政治新教材的认识,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并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更广泛的教学资源,使新教材所内容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以实现教学相长。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反思和研究,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汲取各方面的营养,反思自己的教学,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法,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对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作出有益的探索。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http://www.uuqikan.com/gdjjlw/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aodengjiaoyulw/2738.html


    上一篇: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下一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