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2)
综上所述,在设计阶段,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造价工程师都应本着为业主节省投资的宗旨出发,深挖设计潜力,合理确定价格,编制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概算,为招标阶段确定合理的限价、施工阶段的控制施工图预算发挥作用。
三、项目招投标阶段
项目招投标阶段也是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造价控制要做好以下工作。
1、确定合理的分标方案。合理分标不仅可以减少因分标过多而带来的各标段的交叉纠纷事件,还可以减少因分标过多而造成临时场地的分配问题以及临时设施费用和工程费用的增加。某建筑工程,由于业主考虑非工程的原因应该是1个标段的内容人为地分成2个标。结果造成在同一工作面上,出现2个承包单位共用1条施工道路的局面。双方因此多次发生纠纷,造成工程多次停工,给业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确定合理的限价。由于在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过程中,商务评审往往采用"最低合理价法",即在通过技术标评审的各投标单位中,选择最低合理价的投标单位为中标单位。为防止各投标单位串标,哄抬报价,业主往往需要编制最高限价,把中标价格控制在预期的价格中,从而减少施工造价。这就需要造价工程师在编制限价时,不仅应了解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的总体布置,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方法以及施工组织设计,还应了解每个单项工程的实际施工价格水平,从而确定合理的工程单价。这样才能使得编制的限价既符合工程实际,又体现市场竞争。
3、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由于目前建筑工程大都采用工程量清单型的单价合同的承包方式,因此签订合同时的合同价只是一个暂定价格或预测合同价格,不是最终的合同价格。这就要求首先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应尽量详细,其次招标阶段招标图纸尽量采用施工详图,最后合同条款上应尽量的详实和全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下一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顺畅。
4、坚持严格的评标制度下,通过修订标底造价,确定招标合同价。
四、项目施工阶段
工程项目经批准新开工建设,项目即进入了施工阶段。施工安装活动应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合同条款及施工组织设计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及安全、环保等目标的前提下进行,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后,由施工单位移交给建设单位。这一阶段应注重以下问题;
1、工程变更。由于工程建设的周期长、涉及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标投标时的情况相比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应重点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设计变更,将对施工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如果必须对设计进行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方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2、材料价格。加强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控制住材料价格。材料费用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据测算,一般建筑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占60%-7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选用材料是否经济合理,对降低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此,在保证材料合格的前提下,应努力争取最低价,及时掌握建材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制定材料价格的管理措施,建立一个能及时反馈、灵活可靠、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对资金占用额大、采购较困难的大宗材料给予重点管理,使材料总费用降到最低水平。提前做好材料供应计划,掌握市场行情,争取在材料价格波动的低谷时购进材料。
3、施工进度的网络计划管理。通过小断改进网络计划,寻求最优方案,以求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保证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这种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研计划与管理中。在工程领域,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尤为广泛,称为呵程网络计划技术"网络图把施工过程中的各有关工作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全面而明确地表达出各项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和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能进行各种时间参数的计算;在名目繁多、错综复杂的计划中找出决定工程进度的关键工作,便于计划管理者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确保工期,避免盲目施工;能够从许多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某一工作由于某种原因推迟或者提前完成时,可以预见到它对整个计划的影响程度,而且能根据变化的情况迅速进行调整,保证自始至终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利用网络计划中反映出的各项工作的时间储备,可以更好地调配人力、物力,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五、项目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阶段。该阶段造价控制的工作包括:
1、认真审核承包方的工程结算,剔除不合理计取的工程量、高套定额、高取费用、不切合实际的签证、不合理的施工措施等增加的费用。
2、根据所掌握的材料价格信息,审查调价材料的价格是否合理。
3、行合同逐项审查制度,使工程造价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得以确认和控制。
六、结束语
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因此,为了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靠的不单单是某一部门的个别因素,而是需要各部门的综合协调,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造价,实现较为理想的投资效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4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