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论老年住宅建筑设计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 老年问题涉及千家万户, 关系到每一个人, 特别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 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老年人住宅设计应按照老年人住宅设计的指导原则,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活行为特征和老年人的各种需求,为他们营造安全、方便、经济、舒适的居住空间。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的老年人住宅模式和老年住宅建筑设计原则,探讨了老年住宅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老年住宅;设计原则;注意事项

老年问题涉及千家万户, 关系到每一个人, 特别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 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我国正面临着极其迅猛的\"老龄化\"趋势,面对大量增加的\"银发浪潮\",一些专家认为,尽快建立能够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建筑住宅体系已刻不容缓。

一、我国目前的老年人住宅模式

1、专门老年住区以老年人为主要居住对象,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成片开发建设的老年住宅楼栋的集合体,除了配置有老年人所需的各类服务和辅助措施,还具备一定的城市配套功能。

2、原住宅适应老化改造此类模式指的是住宅主人年老以后,对其进行必要的无障碍设计和改造,以达到适合老年阶段的需要。

3、新建的适老化住宅此类适应老化住宅就是在住宅开始设计和建造时,就把老人的各种需要统筹考虑进去,并贯彻老年住宅的必要技术措施,使得居住者到年老时,只增加部分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就能满足居住要求。

4、集聚类老年住宅此类住宅包括养老院和老年公寓养老院是由政府民政部门或社会慈善机构出资修建,主要帮助老人为主,是一种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养老场所。老年公寓是按老人特点设计,配有专业化的生活服务系统或护理系统的租赁公寓、老年住宅,属于社会养老的范畴,入住的老人主要采取自费的形式,以享受公寓提供的各类服务。

二、老年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1、坚持社会共居性

共居性是指居住环境能够保证老年人与他们的家庭、同代人和其他几代人共同居住生活。老年住宅应既能保证老年人的隐私性,又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应鼓励并帮助老年人参与社会交往,使自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从而使老年人融入社会中。

2、以老年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

老年住宅的使用主体是老年人,因此,应树立以老年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住宅建筑设计应考虑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习惯、爱好、心理和生活等因素,创造使老年人能健康、安全、方便、舒适地生活于其中,并能培育、发展其才华的居住环境。并建立具有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的老年设施。

3、老年住宅应具有适应性与可变性

当前的住宅建设应多建一些中、小套型住宅。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住宅,以满足家庭居住模式多样化选择的需求,为多代同居家庭创造更为灵活多样的居住环境,通过住宅的组合变化,在将来发展变化成老年住宅。因此,设计人员应具备创造出一种限而不定的分隔形式的设计思路,以提高住宅空间的可变性与适应性。

4、老年住宅建设应征求老年人的建议,让其参与设计

只有老年人最了解自己的需要。因此,将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让老年人参与建设,将会给我国老年住宅建设带来新的活力。同时还可以考虑将部分设施和装修等留待老年住户自己去一步步地完善。这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经济能力的老年住户的要求,而且有助于为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需求创造适宜的居住空间,从而使住宅真正成为老年人身心的归宿。

三、老年住宅建筑设计

1、老年人住宅的选址与总平面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的老人住房建设一直未受重视,由于受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再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考虑三代同住,即使有少量的敬老院也大都是为孤寡老人所建,选址往往在城市的边缘地区,采用院落式管理,相对封闭。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老人与社会的交流,忽视了老人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意识,容易使老人在精神上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想法,不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即使是现在所建的老年公寓,也有相当一部分在选址上也只考虑了周边的自然环境,而忽视了社区人文环境。建设得很好的社区街坊,一般都有可供老年人居住的良好环境,这里不仅有现成的公共设施,而且通常交通条件也较好,还有常常被忽视的优点就是这里可以得到来自青年、老年朋友和邻居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因此在建设场地的选择和总平面设计应考虑以下几点:

(1)场地周边活动安全,不应以主要交通干线为界,保证购物、逛公园等一般室外活动不必穿过城市主要街道;

(2)基本的地区公共设施如图书馆、保健服务、文娱设施等也都要靠近;

(3)场地不宜直接邻近学校、儿童游乐场或为青年与成年人所活跃出入的娱乐区;

(4)环境质量良好,环境符合老人的心理上的需求,对老人有较强的吸引力;

(5)场地应有足够面积,以满足开展户外活动的要求。

(6)处理好合设或邻设的其他设施与住宅之间的关系,既提供公共交往空间,利于老人开展体育活动,又方便生活。

(7)生活气息浓郁,使老人们与各年龄段的居民们有各种各样的相互交往机会,避免产生与社会相隔绝,被社会所遗弃的消极心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823.html


上一篇:创新思维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