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在建筑中如何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施工工艺(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4.4现场准备工作

4.4.1基础底板、梁钢筋及柱、墙插筋分段施工完毕,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4.4.2基础底板上的地坑、积水坑采用工程木模板支模。

4.4.3将基础底板上表面标高抄测至基坑内观测点,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

4.4.4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保温所需的塑料薄膜、纤维毡等应提前准备好。

4.4.5采用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采用TN—S接地系统切实做到\"—机一闸一漏一保险\"。

4.5根据设计要求,对基础底板混凝土进行温度检测:规范规定,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扩,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度;当工程设计无具体要求,即按规范执行。表面温度的控制可采取调整保温层的厚度。

五 温度控制

5.1散热孔法。 因设备基础混凝土厚度较大, 在基础钢筋绑扎时,设置散热孔、孔沿基础厚度方向竖向排列, 散热孔的采用 Φ50钢管,水平面间距 1000mm,梅花形布置, 钢管直接插入基础底部、钢管上部高出基础上表面 100mm,沿钢管高度方向每间距 500 打 Φ20的孔,以便于传热。

5.2水冷法。 在基础内部沿水平方向每 1 米 (梅花形) 预埋¢20的焊管,利用冷却水管内流通的制冷水带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积聚的水泥水化热, 削减水化热温升。这在个别有条件的基础施工中进行了采用,效果良好。

5.3基础混凝土内掺入毛石。部分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灌中,加入了混凝土总量 15%—20%的毛石,这样可减少混凝土用量,减少水泥水化热。 毛石的掺量要控制好,一般不要超过混凝土总体积的 20%,若掺多了,会降低混凝土强度。 施工中需注意毛石投放要均匀、分散。

5.4设置构造钢筋。 对于基础深度超过 3 米的,施工时采用基础沿水平面在基础中部设置Φ12@200(双向)的构造钢筋,以增强混凝土的抗拉性能。

5.5螺栓孔内蓄水降温。 因大型设备基础内有一定数量的预留螺栓孔洞,基础浇灌完成后,在螺栓孔内蓄满水,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5.6分层浇筑法。 混凝土浇筑时,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500—600mm,阶梯状前进浇筑。

六 其它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泵送工艺,泵送过程中,常会发生输送管堵塞故障,故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十分重要。须合理选择泵送压力,泵管直径,输送管线布置应合理。泵管上须遮盖湿麻袋,并经常淋水散热。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时,现场须设防雨棚,设置集水和排水设施。

七 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

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控制混凝土内表温差,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及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对大面积的底板面,一般可采用先一层塑料簿膜后二层草包作保温保湿养护,草包应迭缝铺放。养护必须根据混凝土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及时调整养护措施。拆模后要及时加以覆盖养护防止混凝土降温和失水过快产生裂纹,更应避免猛浇大量冷水,为防止混凝土突然降温。

7.1在配置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级配好的石子,减少空隙率,同时捣固密实,减少收缩量,提高砼抗渗强度、砼抗裂度。

7.2在浇筑前,将基层和模板充分湿润,避免吸收砼水分。

7.3合理调度运输车辆,防止因车辆停滞时间过长造成砼离析。

7.4砼浇筑后对裸露表面及时覆盖,认真养护,浇筑—段时间养护一段时间,防止强风吹袭造成表面失水裂缝。

7.5及时检查发现砼有裂缝,分析原因后即处理.

八 结束语

为了证实混凝土的工作性以及其他与施工、设计有关的特性,在施工现场进行试验性浇筑实物模型并进行观测是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叶琳昌,沈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CU].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87

[2] 侯彬《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预防的研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059.html


上一篇:浅析高层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及措施
下一篇:论述在施工中粘防水卷材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