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及创新方法的应用(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4.3 加强\"本土论\"探索

所谓\"本土论\",即建筑创作中,要突出反映其个性、地域和民族的审美趣味,民族文化传统同建筑艺术有机相互结合。我国是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大国,地大物博,有利于推动创造民族丰富多彩文化艺术特质的现代建筑艺术精品的产生,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建设,向世界展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风彩,加强民族的自豪感。在这一点上,理论和实践都富有国际意义。

五、建筑设计创新展望

5.1 提高其在塑造民族文化和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建筑设计产品是经久耐用的产品,艺术因素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建筑师的创作作品是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建筑设计创作的这一实质性特点。应该获得全社会的认同与反响。在很大程度上,设计师设计创作的动力激情来自于广大公众对建筑艺术活动的一种积极认可。在我国应当引进和有效组织各类建筑文化交流活动,如设计竞赛,国际间设计作品交流展示会。建筑创作理应得到和其他艺术门类相同的重视程度。

5.2 引进和创新

建筑艺术代表着对特定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相应的历史继承,它是一种社会行为艺术。也就是说,设计艺术是历史的范畴,它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创造和革新,应该完全地放开心态来博览古今,汲取古今中外积累的建筑创作经验与科技成就,从而创作出具备高度艺术水准的新品质建筑,体现建筑艺术的新观念以及繁荣新时期设计艺术创作的高水平。

5.3 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相融合

众所周知,建筑的存在是外部空间环境与场所不仅赋予建筑创作构思的某种特质的集合,它不是孤立的。它包容着建筑形式、空间因素所不能揭示的丰富的美学形式要素。即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及和谐的逻辑规律。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从而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这不仅表现在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身特征,以及对城市文脉、环境文理的尊重和认同。

5.4 现代建筑设计应体现人文精神

建筑创作是人们心理认知以及美学意象的转换和映照,它不是孤立的。它的艺术形象应具有充实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随着市政建筑、公司建筑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场所的不断崛起它们所具有的意义也是异乎寻常的,它联系着一种公众精神,聚合着整座城市的首创精神;是新的人文景观、心理认知与归属感的凝聚点,体现着的追求。与象征性的表现,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意象。应通过这些城市重要公共建筑设计来体现现代人文精神,应与市民自豪感相结合。

5.5 数字化技术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数字化是一种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是一种信息储存和处理技术。国内外的研究者指出并预测了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已经造成和将要发生的变化。一些新锐的建筑师已在探索用电脑手段扩展设计能力,特别是在空间和形体的方面。如人们熟悉的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运用了电脑扫描将模型数据转化为施工图纸,再分解为每一块工厂制作的铁合金外墙板。这在用传统技术的时代是无法想像和完成的。数字化时代所创造的高科技生存环境,虚拟的和现实的建筑和城市的共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六、结语

对于建筑设计的发展来说, 二十一世纪是讲求个性、 丰富多彩的时代, 也是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多一些忧患意识、 多一些理性思考和关注的时代。所以进一步完善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是推动高层建筑设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068.html


上一篇:节能设计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述在某地下室抗浮中土层锚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