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碎石注浆桩施工技术探讨(2)
2.2水平位移观测
(1)地基土体水平位移。采用测斜管观测,测斜管采用塑料管,埋设于路堤边坡趾部。埋设时,钻机导孔的垂直偏差率应≤1.5%。测斜管底部进入粉砂层或亚粘土层l00cm,管顶高出地面50cm,并加盖保护。
(2)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埋设在路堤两侧趾部,其中一根位于坡脚处,其余位于边沟外侧。边桩采用10cm×10cm砼预制桩,埋入深度为1.5m,露出地面10cm。埋置时采用打入法,桩周应回填密实。
(3)孔隙水压力及土压力观测。孔隙水压力计采用\"一孔多只孔压计\"埋设法,从砂垫层底部开始埋设,每隔2m埋设一只。钻孔埋设时,应做好钻孔的详细记录。每只孔压计埋设后,应及时采用接收仪器检查孔压计是否正常。土压力观测采用土压力计,应挖坑水平埋设,坑底应平整密实,埋设后的土压力计必须位置正确而稳固,上下四周约20cm范围用细砂填实。每只埋设完应及时测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调换。埋设后的土压力计在初读数稳定后,方可进行其上的填筑工作。
(4)承载力观测。水泥搅拌桩应做承载力观测。承载力观测应采用单桩和多桩载荷试验。水泥搅拌桩载荷试验应至少在施工3个月后进行,要求水泥搅拌桩单桩容许承载力值不低于120kN(单桩设计承载力值)。
(5)观测频率。除承载力观测外,在路堤施工过程中各观钡项目的观测时间和频率均相同。观测频率视不同时期而定,其中填土期为每日观测1~2次;预压期第1-4周隔日观测1次;预压期第四周至第三个月每周1次;预压期第三个月之后至上路面完毕每半月观测1次;从营运开始至设计观测期每半年观测1次。设计观测期为施工开始至营运期的头2年。路堤填筑过程中,第一级加载(不含砂垫层)按3.0m控制,可采用较快的速度(1.5个月左右)加载,填筑砂垫层及其顶部填土时应按上述频率进行观测并尽可能控制好加载速度,加载速度适中,同时保证加载厚度的均匀性,绝对不允许有高的集中料堆存在。
三、施工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公路碎石注浆桩的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关键在于其施工技术的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确保碎石注浆桩的质量,应注重以下几点:(1)碎石注浆桩施工自开孔后到其结束应连续作业,中途尽量不要停止;(2)测量定位技术要到位;(3)成孔的施工质量要得到保证,这就要求在进行施工时,控制好成孔中的关键环节;防止塌孔事故,一旦发生塌孔,则应立即停止钻进,查明塌孔部位后及时的处理;防止偏孔事故,施工前要做好场地平整等基础工作,进行钻孔时,应该做到\"三点一线\",一旦发生钻孔偏斜,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处理;(4)清孔质量要得到保证,这就要求要按照合理的清孔程序来进行清理;(5)注浆的质量要得到保证,注浆前应清楚孔内和管理杂物以及对注浆的器材设备进行检查和校正,注浆时应控制好注浆的压力与泥浆中各土质的比重,并严格遵守注浆的基本操作过程。
参考文献
[1]邱军廷,肖迪,姚向辉.公路工程碎石注浆桩施工技术[J].河南科技,2010,(18).
[2]李中华.公路工程碎石注浆桩施工技术[J].今日科苑,2010,(08).
[3]陶建南.关于公路工程设计过程中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3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