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建筑设计论文范文浅谈特殊地势的航站区规划设计(2)

发布时间:2013-12-07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由于节约了站坪面积,航站区的陆侧热力、电力等动力设施有条件更为接近航站楼,能够减少能源的供给距离。

  4. 航站楼功能和造型设计

  在一个新建航站区中,进场路沿两条跑道中央进入,本期航站楼又拥有较大的规模体量,从传统的规划概念来说,居中对称的布局似乎是必然的结果,选择这样的一个航站楼构型其实是有一定风险的。需要在结合建筑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巧妙的造型设计,通过形式上的对称弱化由于功能带来的不对称形态。在本方案的航站楼设计上,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

  l 因循斜向指廊的构成肌理,结合楼前交通中心功能,形成由若干折面拼接汇聚而成的主楼屋面体量。进场路起始点高出主航站区地坪14米左右,结合这一独特的视角条件,主楼正面沿折线下翻,突出主体屋面的形象,强化进场路中轴线上的视觉感受。

  l 弱化两翼的建筑体量设计。建筑北翼设置为国际部分,一方面使国际的大型机位处于滑行距离最短的区域,另一方面可还利用较长的横段设置国际联检功能;南翼设置机场宾馆,和航站楼主体功能紧密结合,同时也弱化了航站楼形体的不对称形态。

  充分利用航站楼前景观设计。楼前交通中心设计为台阶状,有力地烘托了航站楼的主体形体。航站楼两翼指廊和宾馆相对而立,形成了楼前围合的态势,建筑体量浑然一体。

  四、 结语

  方案提交后经评审,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虽然北航站区扩建工程最终由于机场重新选址未能得到实施,但本次投标方案仍不失为一次富有创新意义的尝试,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周边条件的限制虽然会给方案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也为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挑战的机遇。当通过对不利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后,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不利变有利,使方案在功能、运行上与周边条件完美结合,这或许也就是设计的乐趣所在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836.html


上一篇:建筑施工评职论文简述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下一篇:节能科技职称论文浅谈提高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