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发表文章网探析住宅建筑设计的节能技术(2)

发布时间:2015-01-12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3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节地措施

  3.1围合的居住空间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因地制宜地将行列式的布局改进为院落式围合,使住宅的外部环境成为院落内居民的共享空间。行列布置的东西缺口的适当围合,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可以密切邻里交往,增强居住安全。围合程度应视地区气候而定,围合单元应。

  3.2集中布置配套公建集中布置可方便管理和使用,又节约用地。

  3.2.1分散、沿街的商业设施,集中布置成独立的商场建筑;

  3.2.2机动车库与自行车库,集中设于半地下室或架空层;必需的地面停车场,推广植草砖铺砌地面,增加绿化面积;

  3.2.3燃气调压站、水泵房、变电室等公用设施,在负荷距离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集中设置;

  3.2.4集中设置居住区垃圾中转站;为居住区服务的公共卫生间,附设于会所或商场内等措施。

  3.3综合使用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城市中心地段的居住区,集多种使用功能于一体,建造综合楼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好办法。①集住宅、商场于一楼;②集住宅、商场办公于一楼;③集住宅、商场、办公、文娱活动、车库于一楼等。综合楼可以提高土地使用率,但是,设计难度大,结构和设备管道系统复杂。

  3.4合理利用各种基地地形

  在北高南低的向阳坡地形上,应顺着坡向平行布置住宅,既能获得充分日照和良好的通风,且正面视野宽广,可减少住宅之间的日照间距。在南高北低的坡地上,要调整前后排住宅的层数,避免过多拉大日照间距。还要尽量利用高差所形成的、住宅底部的半封闭空间,作为停车、储藏等辅助空间。在东、西向的坡地上,应垂直坡地的方向布置住宅,并跟随坡地的高差改变住宅层数和高度,可以做南向退台的跃层住宅。保持合理的日照间距,节省用地。在平坦的地形上,应布置成正南、北向(可适当偏角),既能顺应风向,又可获得较好日照,是减少间距节约用地的最好办法。在边角地区,根据基地形状,布置塔式、单元式高层住宅;在基地的北侧,布置高层住宅,也是节地的好措施。

  4 结语

  居住建筑通过采用增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采暖、空调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采暖、空调能耗应节约50%。建筑物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如何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造成对环境的影响是节约能源的重要环节。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应该从自身做起,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新标准严格把好建筑节能设计关,优化节能设计,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充分挖掘节能的潜力,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齐芳燕.居住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2]陈荣深,陆海锋. 浅议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技创新导

  报.2009.(11).

  [3]张勇.论住宅建筑中节能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09.(13)

  [4]房斌.浅谈我国建筑节能技术[J].魅力中国.2010.(0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8875.html


上一篇:建筑装饰工程师评职称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
下一篇:探讨建筑工程节能环保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