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评职论文浅谈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方法(2)
6、路桥(涵)过渡路基设计
桥头路基的处理主要是解决桥头跳车病害。高速公路桥头跳车主要是由于地基软弱土、路基填料质量不合格、路基压实度不够、刚度突变产生振动作用促使路基塑性变形过大、台后填料受渗水侵蚀变形等引起桥台与台后路基过大的差异沉降。据此,采用以下综合措施预防(或减小)桥头过大差异沉降的产生。
a、桥头路基路床范围压实度(重型击实试验法)不得小于97%。
b、台背回填应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殖物或冻土块的土。
c、桥头过渡段的处理长度按照台后3m及搭板或预埋板末端3m双向指标来控制,台后路基挖台阶坡率采用1:2。
d、大中桥挖台阶从台背路基底部长度5米开始;小桥、通道、涵洞挖台阶从台背路基底部长度3米开始,至路基设计高度,每级台阶宽2m,高1m。
7、陡坡路堤处理
为了保证填方路基稳定性,路堤填筑前应先清除草皮、树根及腐植土,基底应碾压密实,要求压实度(重型)≥91%,在原地面纵向或者横向的自然坡率陡于1:5的斜坡上修筑路堤时,路堤基底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m,台阶底应作成2%的向内倾斜的坡度。对地面横坡率陡于1:2.5的路堤,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根据验算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8、浸水路基处理
为做好浸水路堤的设计,应对浸水路段进行详细的水文调查与分析,针对各路段特点,从路基断面、路基填料、排水、防护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设计,路基填料采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进行填筑。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受水浸淹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路基边坡坡率采用1:1.75。路基边坡设计水位以下采用M10浆砌片石铺砌防护。
9、填石路基
由于本项目部分路堑挖方、取土场及隧道出渣为硬质岩石石料,且全线填方数量较大,适合作为路基填料的取土位置少,且一般距离路线较远,为尽量节约投资,减少远距离的填料运输,并减少隧道出渣占用土地,设计考虑部分路段采用填石路基。施工过程中如有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应用于填石路基。填石路基路床顶面以下50cm范围内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0cm,路堤要求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为保证填石路段边坡密实、平整,设计考虑进行边坡码砌。
四、总结
本文结合克拉玛依至阿勒泰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新疆北疆地区常见的路基设计及病害的处理方法,共大家参考。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2] JTG/T D32-201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68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