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教育技术: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传授知识,还指导了学习方法,最终落实到学生能力的提高上。这样,在备课时,每一单元、每一课书、每一节课,以至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明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要求,首先考虑的是通过这节课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哪些能力,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教材与培养学生的结合点,教学方法也由讲授为主向训练为主转变。教学改革没有学生参加、支持和配合,是搞不好的。观念的转变,必须把学生(包括家长)观念的转变包括在内。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我们的认识,讲明方法和途径,要求学生在学习观上从上课听讲向上课思考转变,从向老师知识向从课上要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转变。明确能力的获得,不在于知道答案和结果,而在于寻求答案和结果的追求、思索中。只有全神投入、积极思维,在老师的指导下去追求正确的答案,能力才会提高。因此,一节好的课,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具体的训练内容、能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形成习惯,很多学生珍惜周记本,为每篇周记配上插图和精美的装饰,为周记本命出题目,还写了序言。既丰富了生活,使学生愿写、爱写,又逐渐提高了写作能力,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这里的品味,指的是训练中的深思细想。抓品味,就是抓住理解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阅读过程包含着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运用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的逻辑思维,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形象思维。而理解能力,则是指读者把感知的材料联系起来,利用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体会,经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去了解感知材料的本质含义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抓住这个核心,就可以提高阅读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学习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有的知识是要求识记和理解的,为以后的运用做储备的;有的是为了指导训练和应用的,是学了就应掌握、就会运用的。讲究实用,不是要求把所有的知识都立刻学用结合、立竿见影,立刻转化成能力。但那些实用性的基础知识,是应该也必须进行应用训练的,以便把知识尽可能快地转化为实用能力,即使一时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会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得以巩固的。我们的教学重点和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这些实用基础知识方面。这就是"抓实用"的指导思想。写作能力,是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凡是好的写作方法、写作知识、表达方式,是能够仿写、学写的内容,根据大纲和训练计划,分析出课文内容和写作训练的结合点,在学习写作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保证了每个单元,甚至每课教材的学习过程中都有读写结合的片断练习。

无论哪一方面,我们的做法,就是把学习引入自觉的有意识的状态,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丰富的课外活动,促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内外结合的学习和实践中得到了提高。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yujishulw/2898.html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