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经济学论文投稿我国海上风电开发现状(2)

发布时间:2016-01-13   |  所属分类:经济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根据“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规划,2015 年中国海上风力电装机500 万kW,业内预计将带来800 亿元海上风电蛋糕,我国海上风电已进入加速发展期。

三、问题及对策。

首先,我国对近海风能资源探测不够,导致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国内企业的抢风圈海行动多依据当地的风能资源,缺乏合理的规划指导。我国相对发达国家在近海风能资源探测评估方面相当薄弱。虽然相关部门已经根据观测、卫星资料等可利用数据对近海风能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估,但不确定性很大,很难用于准确估算项目发电量,还需要加强实地测风工作。

由于风能的自身特性,导致风电的波动性、间歇性和不规则性,使风电对电网的贡献率低于10%。(贡献率在3%左右对电网没有影响;在5%左右时可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减少影响;在10%时将给电网运行带来隐患。)由于海上风电场施工难度和集中输变电、建设费用高等经济性问题,难以像陆上那样建成分布式风电场,必须大规模开发,而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的开发,所发电能有可能让电网难以承受。目前,我国陆上风电因并网、限电等问题造成经营困难的不在少数,这也对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提出了警示。在关键设备研制上,我国海上风机研究还不够成熟,虽然借鉴了国外设计单位的技术和经验教训,并采用了有效地防范措施,但不得不承认国外先进水平仍有十年的差距。针对海上风机的安装、运行、维护较陆地困难且成本高,风机应向方向发展,从而增大单机发电功率、减小单机数量。为了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可选用高叶尖速设计参数,以减轻塔顶机舱和叶片的重量。在叶片制造中应不断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此外,当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严重滞后于风电产业发展,特别是风电机组研发专业人员,制造专业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风电场运行和维护人员,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严重匮乏。

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培养海上风电领域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以加强我国在国际海上风电领域的竞争力。

四、结语。

海上风电的开发对缓解沿海地区用电紧张局面,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海上丰富的风能资源加上当今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预示着海上风电场将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能源市场,而海上风电设备产业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论文对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目前海上风电的发展情况及设备安装、运行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后续大型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邓院昌,王铁强。海上风电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经验教训[C].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7.

[2] 海上风电:创造未来的能源,经济日报,2011 年7 月25 日。

[3] 姚兴佳,隋红霞,刘颖明等。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上海电力,2007,2.

[4] 赵群,柴福莉。海上风力发电现状与发展趋势[J].机电工程,2009,12.

[5] 何杰,赵鑫,杨家胜。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人民长江,2011,1.

[6] 张宪平。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气时代,2011,3.

[7] 刘瑾。我国海上风电有望“风生水起”[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

推荐期刊:《经济视角》是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信息发布平台,是目前吉林省公开出版物中唯一侧重理论联系实际的省一级综合性经济期刊,是指导全省经济工作的权威刊物之一。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jixuelw/16849.html


上一篇:中级经济师论文从经济均衡角度分析我国小产权房问题
下一篇:财经论文发表交通经济融资的问题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