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经济类论文发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阶段之探讨(2)

发布时间:2016-03-12   |  所属分类:经济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邓小平区域经济战略的重要创新就是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的结合部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在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广东、上海、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国提前五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同时,在4个经济特区建设取得成功经验后,国家又先后逐步开放沿海14个城市,开放开发海南岛和浦东,开放开发沿边沿江地区,开放开发内地中心城市,由此,形成了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的梯度推移、渐进发展、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然而,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沿海开放战略在实践中也有深刻的经验教训。我国区域之间特别是东部与西部的经济差距急剧扩大,区域经济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继续扩大,城市农村二元结构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对此,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原则与思路。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二个战略阶段为2O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基本特征——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开始第三次产业转移;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战略目标——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沿海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步伐。战略思路是以改革开放为主导,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战略特点— — 渐进性开放,阶梯式发展;战略成果— —建立外向型的经济体系,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带动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了中国经济面向世界的发展步伐,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三第三个战略阶段:协调发展与合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上升态势,然而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也迅速地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失衡现象、断裂现象和二元结构现象,严重影响了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稳定。

为此,中共十四大会议做出新的战略部署。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1995年9月,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E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1997年9月,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系统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其一,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其二,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其三,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其四,进一步引导形成跨地区的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带。1999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对区域经济又进一步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其一,要加强东、中、西部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其二,要实现错位发展和共同发展;其三,要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

在中央的战略部署下,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了协调发展的力度,加快了合作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东部地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加快了改革开放和开发的步伐。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了支持进度,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大力支持和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和合作进一步发展,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合作发展的模式与路径进一步拓展。

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合作发展的战略以来,区域经济得到了更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也出现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然而,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在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人口空间分布上不均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区域之间人均公共服务的差距仍然较大。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三个战略阶段(20世纪9O年代至2l世纪初)的基本特征—— 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促进和平为时代背景。战略目标——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战略思路是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导,实行协调发展与合作发展相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战略特点是市场化运行,区域性合作。战略成果—— 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促进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协调与合作,我国经济的规模与速度持续提升。

四第四个战略阶段:统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资源、市场、技术竞争加剧,全球气候、生态、环境风险丛生,政治危机、金融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此伏彼起。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开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在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就业、分配等领域的矛盾突出;社会在转型,经济在转型,国家治理也在转型。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新特点,新局面,新挑战,新机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jixuelw/17195.html


上一篇:中级预算职称论文我国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经济类论文投稿盲目抵制进口商品对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