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计算机信息论文投稿基于信息平台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2)

发布时间:2015-11-24   |  所属分类:计算机应用: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b)GISmanager.配电网管理部分,实现对配电网络图形和设备属性的交互查询和管理。数据同时可供其他部门的人员共享。还包括设备运行资料、检修记录、试验记录、急修管理、两票管理等功能模块,是目前大部分生产人员使用的模块。?

  c)Webgis.可通过IE浏览器实现图形及其属性的查询。它是一个基于企业内部网的以Web形式浏览配电网GIS设备图形和属性数据的系统,使全局的各台机器都可以通过广域网共享配电网系统的基本设备图形信息。三个模块的关系是:首先,由维护系统转入由规划部门提供的背景图(或者通过扫描仪来矢量化产生地理背景图),然后由CoolEdit模块绘制出设备图并录入设备参数(即Arcinfo图层),当电力设备图层绘制完毕后可以直接发布为Shape文件格式供GISManage使用。如果再将CoolEdit的图层数据进行分层处理后可更新发布到Webgis服务器上。?编辑用户和班组的用户可使用C/S结构来完成图形的编辑、查询和统计功能,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可操作的功能较多。对于管理职能部门的用户,可以使用ArcIMS所提供的Webgis,通过IE实现图形查询等功能。属性数据利用Oracle进行管理,图形数据库利用了Arcinfo中coverage特征属性表作为外部info数据文件存储。这些文件在coverage目录内分别以单独的文件名TIC,BND,PAT,AAT存储和维护。

  在info数据库中记录了指向外部数据文件的指针,指向存储在coverage目录内的这些文件。info数据库由Arcinfo自动维护。在该系统完成升级后,将图形数据由coverage文件管理方式转换为通过ArcSDE中间件由Orcle数据库管理,在Webgis上发布数据,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分层预处理,图形编辑人员提交更新后,即可在Webgis上看到最新的图形。

  4.2技术特点

  4.2.1Webgis?

  利用ArcIMS建立webgis站点,设计网站。主要提供给查询用户使用,用户在安装了Java控件和Arcexplore之后,通过IE浏览器即可浏览东区配营部所管辖范围的配电网图形,还可自行设置显示图形和属性的方式,更改设备显示符号等,实现图形和属性的交互查询。使用ArcIMS不用license.

  4.2.2数据共享?

  东区配营部各个部门,如用电、调度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图形数据。以手工为特点的传统运行管理经常发生数据不一致、信息不完整、查询困难的情况,通过配电GIS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在配电网变动频繁时,改变传统运行管理方式不相适应的局面。

  4.2.3开放性?

  系统的开放性意味着系统有能力应付硬件和软件的升级,同时为以后建立企业级的数据交换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直接读取不同图形数据格式,或者将其转化为其它标准格式供其它信息系统使用。

  ?4.2.4安全性?

  图形数据的建设周期和工作量都比一般的数据要复杂得多,因此图形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是系统建设的重点。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其安全性:?

  a)加强系统中权限管理功能。东区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统一的权限管理。其中图形部分的权限管理是通过不同权限的用户加载不同的工作空间来实现的,管理部分的权限管理是通过为用户设置不同的字段功能来实现的。

  b)在管理机制中建立相应的保证数据安全的管理制度,如定期的数据库的逻辑备份、物理备份、异地备份等,以及操作系统的备份等等。在系统升级后通过数据库备份完成对图形和属性数据的备份,一旦发生宕机、系统崩溃、数据库坏掉时都可利用Oracle的恢复机制,使图形数据及时得到恢复,大大提高了图形数据的安全性。

  ?5、系统建设中的关键问题5.1数据方面地理背景数据购买了广州市规划局的电力管线图,格式为coverage.配电网沿步图数据不完整,有的不准确,所以录入数据前先让班组人员将本班管辖的设备标注在地理纸图上,然后录入,包括每个电房地理位置、内部接线图及连接电缆。由于我们的背景图上只有电力管线和标注,而其它的地物如道路、居民地等都没有,所以有些设备的地理位置和实际地理位置会存在偏差。?

  严格来讲,我们已有的沿步图并不是基于GIS的配电网图形数据,而仅仅是示意性的,系统的图形信息不能准确反映其实际空间位置信息,使某些高级功能无法实现。因此做好对整个广州市配电网的地理数据普查(除电子地图已提供的管线数据和电房位置信息),是以后系统建设中首先考虑的问题。与平台、应用有关的问题?

  由于整个配电网的数据是基于GIS的,在提取配电网图形时,无法自动生成我们工作中最常用的规则的逻辑接线图,需要对提取出的馈线进行部分编辑整理,增加了数据维护工作量。这个问题要在以后进行版本升级时解决。整个系统的开发是针对一个编辑license,采用coverage文件方式进行管理。在编辑用户少的时候这种处理方式是高效率的,但随着系统使用规模的扩大,这种数据处理方式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在数据编辑时,由于一些临时文件无法及时清除,需要对一些拓扑关系重建,这些都给使用带来不便。目前升级后的系统采用ArcSDE加MO的方式开发,支持多用户操作并有较快的图形显示速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suanjiyingyonglw/15805.html


上一篇:计算机系统论文投稿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探析
下一篇:计算机技术论文美国政府在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