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灌浆在砼裂缝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在砼施工中,砼的裂缝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化学灌浆是砼缺陷处理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施工方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对化学灌浆法处理砼裂缝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并对砼裂缝采用化学灌浆法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砼裂缝;化学灌浆;化学灌浆材料;裂缝处理
一、前言
在砼施工中,砼产生裂缝是难以避免的。砼裂缝不仅对其结构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还可能对整个建筑物产生直接的危害,特别是水工建筑物,对位于水下部分的裂缝,会造成水沿裂缝渗漏,而对水位线以上的裂缝,则会由于气温的反复变化,使裂缝中的毛细水对结构物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从而可能造成结构物的损坏。
二、砼裂缝类型
一般砼中出现的缺陷裂缝主要有:伸缩缝、施工缝、温度应力裂缝。
三、裂缝处理方法
目前,裂缝处理方法主要有打斜孔埋管法和无损贴嘴法。无损贴嘴法是目
前处理裂缝最先进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无钻孔、无孔容耗浆、易找准裂缝、
对混凝土无损伤、成本低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无损贴嘴法处理裂缝的难点是
渗水缝的贴嘴,采用ECH水下粘结胶进行渗水缝的贴嘴能最大承受1.3MPa的压
力,为贴嘴法处理渗水裂缝提供了条件。
四、裂缝处理化学灌浆材料的选择
化学浆材选择应掌握的原则:一是浆材的可灌性,所选化学浆材必须能
够灌入裂缝,充填饱满,灌入后能凝结固化,以达到补强和防渗加固的目的;
二是浆材的耐久性,所选用材料在使用环境条件下性能稳定,不易起化学变化,
并且与混凝土裂缝有足够的粘接强度,不易脱开,对于一些活动裂缝和不稳定
裂缝要特别注意这条原则。
五、钻孔灌浆工艺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查缝定位→布孔、钻孔→清孔→安装灌浆塞、连接
灌浆泵→灌浆→清理施工现场→验收
1、钻孔。采用进口电锤和Ф20的钻头钻孔。最大钻孔深度:85cm。伸缩
缝钻孔:距缝0.3m,钻60˚斜孔至上、下止水之间,孔深以过缝5cm~10cm最佳,开孔位置和孔斜避开上层止水,孔距1.5—2.0m。施工缝和细微裂缝钻孔距缝10cm,钻60˚斜孔,孔深30cra,孔距0.5~0.8m。
2、灌浆塞。采用利用膨胀原理加工而成的膨胀型灌浆塞,替代了需用环氧砂浆固定的灌浆塞,能够有效的避免用环氧砂浆固定灌浆塞过程中对灌浆孔的堵塞。并且在膨胀型灌浆塞内部设有两道单向阀,灌浆结束后,单向阀能够有效的防止灌入的浆材倒溢,保证了灌浆的质量。灌浆塞经独特设计,它由塞体和灌浆杆两部分组成。塞体所需钻孔孔径为ф18mm。
3、灌浆。灌浆顺序自下而上、由低向高,单孔逐一连续进行,并按如下工序进行灌浆:①灌注浆液从第一枚针头开始,当浆液从裂缝处冒出,立即停止,移人第二枚继续灌注,依次向前进行;②为使裂缝完全被灌满浆液,浆液在裂缝处未完全愈合时进行第二次注浆,第二次注浆与第一次间隔一段时间,但必须在浆液凝固前完成。
4、灌浆压力及结束标准。①伸缩缝灌浆压力及结束标准:灌浆时利用上层止水片出浆,灌浆开始时控制压力及进浆率,等绕过上层止水漏出的浆液初凝后,提高灌浆压力至1.OMPa,持续灌浆20min后即可结束灌浆;②施工缝、细微裂缝灌浆压力及结束标准: 由于上述两种裂缝较细,灌浆开始时控制压力和进浆速率,逐渐提高灌浆压力(一般不大于砼抗压强度的10%)至缝面出浆后,保持10min即可结束本孔灌浆,改灌相邻灌浆孔。当相邻孔灌浆后,缝面出浆不能连通时,应在两孔间补孔。
5、封孔。所有孔灌浆结束后,待浆液凝胶固化后,将裂缝表面止水针头取出,
清理干净,孔内使用丙乳砂浆进行封孔,表面恢复原状。
六、无损贴嘴法处理渗水裂缝
1、工艺流程:注浆嘴加工→打磨→冲洗→裂缝描述→贴嘴→封缝→压风检
查→灌浆→注浆嘴清除→质量检查。
2、重要工艺技术要求:
2.1 打磨:采用砂轮机沿裂缝的两边各打磨20cm的宽度,除去混凝土表
面杂物,以免影响注浆嘴的粘贴及封缝效果。
2.2 冲洗:是贴嘴法施工最重要的工序,用高压冲毛机沿裂缝开口向两边
冲洗,以保证缝口敞开无杂物。
2.3 裂缝描述:用刻度放大镜测量裂缝宽度,并对裂缝走向及缝长进行描
述,用以调整布置注浆嘴间距及灌浆压力。
2.4 贴嘴:根据裂缝描述进行注浆嘴的布置。规则裂缝缝宽小于0.3mm时
按间距20cm布嘴,缝宽大于0.3mm时按间距30cm布嘴;不规则裂缝的交叉点
及端部均布置注浆嘴。将ECH-Ⅰ型胶抹在注浆嘴底板上,贴嘴时用定位针穿过
进浆管,对准缝口插上,然后将注浆嘴压向混凝土表面抽出定位针,定位针未
粘附胶认定注浆嘴粘贴合格。
2.5 封缝:贴嘴3h后用堵漏灵胶泥将渗水缝口封堵住,2h后用碘钨灯将
混凝土表面烘干并用无水酒精洗抹一遍;待干后刮抹一层ECH-Ⅱ型粘胶;当不粘手时再刮抹ECH-Ⅲ型面胶三遍,待ECH-Ⅲ型面胶基本固化后,用堵漏灵加固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伞形封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xielw/30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