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胸部CT中BMI与辐射剂量的相关性

发布时间:2019-10-12   |  所属分类:临床医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胸部CT中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与辐射剂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济源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行胸部C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参数设计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固定管电压和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观察组患者则根据BMI设计扫描参数,对比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辐射有效剂量等。结果:两组患者CT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MI不同分组中,观察组的辐射有效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CT中BMI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引入BMI进行扫描参数设计有助于有效的保证图像质量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减轻扫描的不良反应。

胸部CT中BMI与辐射剂量的相关性

  〔关键词〕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体质量指数;辐射剂量

  胸部CT是诊断胸部疾病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之一,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同时CT对人体的辐射危害也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1]。不同于X线透视因曝光量不足或是过量导致观察野过暗或过亮,CT使用窗口扫描技术使得图像以最佳的明暗对比度显示,故而很容易忽视CT辐射剂量问题。事实上目前临床上的CT辐射剂量普遍偏高[2]。随着CT技术的发展,已进入低辐射剂量成像阶段,如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研究将BMI引入到扫描参数设计中,以期降低辐射剂量,保障CT的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胸部CT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排除合并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妊娠期女性患者。根据CT参数设计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45.1±7.6)岁;体质量43~79kg,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17.10~32.11kg·m-2,平均BMI(23.49±0.45)kg·m-2。观察组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5.5±7.9)岁;体质量40~85kg,BMI:17.23~32.17kg·m-2,平均BMI(23.54±0.56)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设备仪器:使用GE公司生产的GEDiscoveryCT750HD宝石能谱CT机。(2)对比剂:优维显,规格:370/75mL;(3)扫描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先进模式,进行胸部扫描。(4)扫描参数设计:螺旋扫描模式,机架转速为每圈0.6s,准直器宽度40mm,螺距0.8,ASIR30%,层厚5mm,重建增量5mm,扫描野直径400mm,管电压为100kV;受检者置于机架正中心,扫描范围自两侧肋膈角下缘到胸锁关节。对照组患者的自动管电流设置范围为30~350mA,观察组患者的自动管电流设置方法:首先计算患者的BMI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的平方,BMI(均为左开右闭区间)≤20.0kg·m-2的对应球管电流输出为40~50mA,BMI在20.0~25.0kg·m-2之间的对应球管电流输出为60mA,BMI在25.0~30.0kg·m-2的对应球管电流输出为70mA,BMI>30.0kg·m-2的对应球管电流输出为80~90mA。(5)图像分析和辐射剂量计算。所有图像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评断,基于解剖结构、病变显示情况,图像质量量化指标(噪声、伪影、诊断接受率)进行图像质量的评估,采用5分制,≥3分为符合临床诊断需求。在受检时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product,DLP)计算出有效剂量,公式为:人体有效剂量=k×DLP,k为人体不同部位的剂量转换因子,其中胸部的剂量转换因子k=0.014,DLP为剂量长度乘积。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以及不同BMI的辐射有效剂量,根据两组患者的BMI不同分成几组:≤20.0kg·m-2(对照组20例,观察组18例)、20.0~25.0kg·m-2(对照组16例,观察组19例)、25.0~30.0kg·m-2(对照组10例,观察组7例)、>30.0kg·m-2(对照组4例,观察组6例)。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为(4.20±0.48)分,与对照组的(4.28±0.4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不同BMI的辐射有效剂量比较在不同BMI分组中,观察组的有效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肺内气体与实质组织之间对比行良好,因而胸部极适合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而降低螺旋CT放射剂量的方法主要包括硬件优化设计、降低管电流、降低管电压等,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降低管电流[3]。目前临床上胸部CT低剂量研究主要集中于普通人和儿童,而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学者关注超重患者的CT扫描辐射剂量。3.1BMI与辐射剂量的关系CT扫描中,有多种方法降低有效辐射剂量。(1)合理选择扫描参数,包括管电压、管电流、FOV、Z轴覆盖范围等。(2)对被检者采取辅助措施,如:非检查部位给予遮挡屏蔽。合理设计扫描参数是目前常用的降低辐射剂量方法。射线剂量与球管电流、曝光时间呈正比例关系,与球管电压的平方呈正比例关系,与螺距呈反比例关系。射线剂量随着球管电压的平方值而改变,适当降低球管电压能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但是过度的降低球管电压会降低X线束的穿透力,增加噪声,影响图像质量;而且随着球管电压变化,CT值也发生一定变化。本研究中全部患者均选择100kV的球管电压,既保证了X线的穿透力,又避免球管电压过大增加辐射剂量。射线的剂量与球管电流呈正性线性关系,高电流输出必然降低图像噪声,提高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利于临床诊断;同时也增加了辐射剂量,易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如何合理设计管电流值,在保证图像质量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十分重要。在本研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的是Z轴管电流自动调制技术,在扫描中会根据患者的体型变化,预计胸廓大小、肌肉量等自动调节管电流输出值,输出范围为30~350mA,保证图像质量。结果显示对照组50例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均较高,符合临床诊断需求。而在观察组中,根据BMI设计输出管电流值,BMI是评估人体肥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CT胸部中,X线的穿透力随着受检者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减弱,故而BMI越高,则所需的管电流就越高,辐射剂量随之增高。故而根据BMI设计管电流值是可行的,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均衡的控制患者的辐射剂量。在BMI的指导下,避免了受检者多次接触射线,符合伦理学理念。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辐射有效剂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引入BMI进行管电流输出值设计有助于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随着BMI的增加,两组的辐射有效剂量均有一定提高,BMI与辐射剂量之间有正相关趋势。来守永等人[4]研究指出BMI指导下降低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最大管电流值,在胸部CT中既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要求,又能大大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3.2引入BMI的缺点当然,引入BMI进行管电流设计也存在不足之处,BMI在评估成人形体肥胖程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在过瘦或过重患者中,还应进行多参数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扫描方案。另外,由于机器扫描技术的不同,不同的机型有着不同的扫描参数模式,最后用于患者的实际扫描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临床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赵波等人[5]根据BMI设计胸部低剂量扫描参数方案,其采取的BMI区分人体体型的范围来设计,其分成三组,BMI<18.5kg·m-2,18.5kg·m-2≤BMI≤25.0kg·m-2,BMI>25.0kg·m-2,分别采用30mAs、45mAs、60mAs球管电流扫描,发现在BMI指导下的低剂量扫描参数设计能满足胸部CT扫描的需求,基于BMI可获得个性化、低剂量扫描参数设计方案。在本研究中,根据患者的BMI指数分成四组,并设定不同BMI指数范围患者的球管电流范围,与赵波等人的临床研究略有差异,本研究对象的扫描辐射剂量略高一点,但相较于常规扫描剂量,本研究中观察组的CT扫描辐射剂量较低。结果显示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求,说明BMI指数引入到胸部CT扫描中是可行的。但是,关于BMI如何引入胸部CT的参数设计方案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何界定BMI的范围,如何将BMI引入到扫描方案的球管电压、球管电流、螺距等设计中等。综上所述,胸部CT中BMI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引入BMI指导扫描参数设计由于保证图像质量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减轻CT引起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许轶群,孟名柱,钱农,等.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降低胸部CT辐射剂量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3,33(6):664-667.

  〔2〕敖炜群,孙静,刘军,等.低剂量胸部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超重体型患者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292-295.

  〔3〕冉姗姗,綦维维,张淼,等.多参数设置对低剂量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34(1):113-117.

  〔4〕来守永,徐冬,尉可道,等.体质量指数指导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应用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2,16(6):547-550.

  〔5〕赵波,刘永利,李京京.256层iCT个性化胸部低剂量扫描方案的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3):62-64.

  作者:牛田力 单位:济源市人民医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linchuangyixuelw/20747.html


    上一篇:整体护理在腹腔镜手术的应用
    下一篇:金课理念下的临床医学生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