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竹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28   |  所属分类:农业环境: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竹类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南方地区,本文重点探讨了竹的特性和种植技巧,以及在园林工程中的运用。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园林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2165/TU,国际刊号:ISSN1000-6664。中国园林杂志社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本文作物生产科学论文介绍了我国丰富的竹子资源及其特性特征、文化内涵,并着重探讨了竹子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竹类植物集文化、美学、景观价值于一身,在中国园林中发挥着其他植物所无法比拟的作用。本文作物生产科学论文从竹类植物的园林艺术特色及其绿化特性,中国竹子造园的历史、竹类植物的栽植、配置及艺术手法等方面,对竹类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竹类植物在园林造园实践中的应用。

  竹是禾本科植物中最原始的亚科之一,也是禾本科植物中最具多样化的一个种群,它以木质的秆、复合分枝、发达的根系和很少开花的特点区别于同科的其它植物。我国是世界上竹类分布中心之一,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有着极为丰富的竹种资源。

  竹类植物四季青翠、挺拔雄劲、虚心有节、不畏霜雪,具有多方面的观赏特征。以竹造园,不管是纷披疏落竹影的画意;不管是以竹造景、借景、障景,或是用竹点景、框景、移景,都能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且风格多种多样。在园林绿化上,竹子的利用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1 我国栽竹史

  我国是竹子之国,栽竹、用竹历史悠久,自有文字记载,便有竹的叙述。据传黄帝时代,已有竹制乐器。周代已普遍栽竹,秦始皇则把竹子引种到咸阳的宫廷园林中栽植。汉代宫廷苑园中设有修竹园、竹圃,竹类生产栽培有了进一步发展。唐代庭院种竹已相当普遍。晋代和南北朝时期,竹子栽培深入发展,并出现了不少观赏竹的品种。宋代赞宁10世纪后期所著的《笋谱》中从竹子园地的选择、种植、管理等方面论述了竹子的栽培。元代李堪著的《竹谱》记载元代人们已根据竹地下茎的差异将竹子分为丛生及散生两大类进行繁殖和栽培。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戴曦的《养月余令》论述了竹子的栽植、生产与笋干加工方法。清代,竹子的栽培更加普遍。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文化的影响,庭院、花园种植观赏竹已成为人们的传统习俗。

  2 竹文化

  竹子无牡丹之华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妖艳,但它根生大地,未出土时便有节,凌云处尚虚心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将竹之节和做人的气节巧妙的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人人仿效的精神,“宁可玉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能毁其节”是中华竹文化中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不畏强权,知难而上。宋代诗人苏东坡在《咏竹》中颂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郑板桥则以“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生动地描绘出竹子不仅可美化生活环境,更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竹子对中华文明史发展影响之深、作用之大、历时之长,是其他多种文化所不及的。

  3 竹的分布及习性

  3.1我国竹的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分布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40属400多种,约占世界已知竹种的三分之一,有“竹子王国”之称。其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约150种。中国竹子的分布可划分为5大竹区:北方散生竹区、江南混合竹区、西南高山竹区 、南方丛生竹区、琼滇攀援竹区。

  我国东部、黄河以北至山东半岛一线的温暖带落叶阔叶林区,虽然不是竹类的主要分布区,也仍有局部的栽培竹林或山地上有零星分布的野生竹类,但种类较少,无特有属,特有种也少,辽宁东部山地的野生竹种辽东苦竹(Ploioblastus Chino)是我国已知分布最北的竹种。

  3.2竹的生态习性

  一般来说,竹类以营养繁殖为主,即以其地下茎(竹鞭)在土层没横向延伸,其节处之芽出土成单轴散生型竹林,或无横走竹鞭而具粗大短缩、节密根多的竹兜(秆基和秆柄),其顶芽出土成竹,形成合轴丛生型竹林,此种类型地下茎不能在地下作长距离蔓延生长,新秆一般靠近老秆。特殊情况下也可因秆柄延长为假鞭而形成合轴散生型竹林。有的竹类之地下茎既有合轴型又有单轴型,形成复轴混生型竹林。然而,无论哪种类型,形成的一片竹林或一个竹丛,虽然地上竹秆林立,但地下却紧密相连,即是一个整体。从植物学的角度亦可视为一整棵“竹树”,地下茎是“主干”,而竹秆则是其“分枝”。竹连鞭、鞭生笋、笋长竹、竹有养鞭,循环增殖,相互影响,生态上它们是密不可分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huanjinglw/18616.html


上一篇:环境变暖的危害及对策
下一篇: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