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析新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农业环境: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 要:农村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持农村人居环境健康快速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总结目前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可采取的有效措施,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优化

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聚集地,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虽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目前以及在将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有大量的社会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对于整个社会人居环境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尤其显得意义重大。但是目前由于人们较多地关注城市的建设而忽视农村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乡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应及时解决,以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目前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总体农村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土地占有量大,利用率低

\"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式\"的乡村工业化、农村人口城镇化形式造成了城镇空间布局分散、规模效益低、耕地荒废的严重现象。就整体趋势看,耕地仍将继续减少。调查表明,小城镇、乡集镇扩容以及农村个人建房所占用的土地是大量的。以人均占有建设用地看,村庄154㎡,集镇164㎡,建制镇129㎡,都市城市58㎡。乡镇工业的人均用地是城市工业的10倍以上。而农民个人建房宅基地0. 25亩以上的高达49. 92%,其中0. 3- 0. 5亩的也为数不少,最大的竟达1亩左右。土地使用效率偏低与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形势有很大矛盾。

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限制以及农民的乡土情结又使得\"离土不离乡\"成为普遍。相当一部分农民不再依赖传统的土地耕作维持生计,而是转向从事非农业生产并进入小城镇居住,却不愿放弃农村住家和耕地,造成耕地荒废,宅基地浪费的现象。

1.2农村工业无序发展

\"村村点火,镇镇冒烟\",造成重复建设,将原来集中于城市的污染源带到农村,从而扩散为交叉性的大面积污染。

城市的污染相对比较集中,可以进行治理。而乡镇企业则因为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管理不善,一般没有环境保护设施。再加上规模小,布局分散,对废弃物难以集中治理,只能直接排入环境。而这种情况在粗放的、急功近利的生产和管理条件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1.3农村居住环境质量低

由于各小城镇和居民点的分散,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基础设施不能配套建设。哪怕在苏浙沪这样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目前仍然尚有少量城镇没有自来水供应,生活、生产用水直接取自河水、井水。多数城镇缺乏排水管网,污水一般直接排入河流。其次,小城镇和居民点邮电通讯、科教文卫等的设施简陋,建筑形式单调,环境卫生较差,造成小城镇的居民点的生活环境对其周围的乡村农民没有吸引力。

1.4农村传统文化丧失

作为历史文明见证和精神家园的传统乡土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冲击,小城镇建设和传统民居的更新改造出现盲目照抄大中城市建设式样的趋势,传统建筑风格被破坏,丧失了各地的特色和优势。在小城镇、乡村,行列式状的住宅小区布局形式随处可见,丧失了传统住区中街坊巷道活泼自然的特色和亲切宜人的生活气息,和睦互助的友好邻里关系也日趋淡漠。在新形势下,历史文化传承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2造成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滞后的主要因素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之一。环境问题的产生,首先是由于人类干预环境的结果。现代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工业文明带来的后果。人们从自然界获得原料和燃料。又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工业生产过程生产出各种产品,与此同时,却把大量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从而对地球产生负面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尤其是中部地区多为平原,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耕种,但是由于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环境被污染,这不仅带来了生态的危机,更是一种潜伏着的更大的生存危机。造成这种现状,有诸多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长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影响,重城轻乡的倾向尚未根本扭转,公共财政未能覆盖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多年来,我们的公共财政主要面向城市和城镇居民,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一度被公共财政忽视,基本上靠农民投工投劳和农村集体自力更生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自身经济积累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的改善。

二是环境问题与农村许多其他社会问题交叉、重叠,建设和治理难度更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工作面广量大,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才能顺利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机制不健全,无论在组织领导、政策推动和资金投入上,迫切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不断加重,使得农村饮用水安全等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环境纠纷及隐患突出,影响社会稳定;农村畜禽、水产养殖和污染治理管理上难以全面到位,农药、化肥合理使用、推广、科研力度不够,致使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机构设置、人员安排等能力建设不足,与当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要求不匹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huanjinglw/6453.html


上一篇:绿色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及改进
下一篇:浅谈提高绿化苗木栽植成活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