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休闲农业文化内涵开发

发布时间:2021-05-07   |  所属分类:农业经济: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实施推广,深入开发休闲农业已成为农村发展、农民就业与增收、农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而我国休闲农业在经历了初级发展阶段之后,应着重开发文化内涵,增加休闲农业的内涵品质,以提升旅游体验和休闲农业的竞争力。本文着重分析与休闲农业相关的文化内涵开发,力求抛砖引玉,为推动中国现阶段的休闲农业发展助力。

休闲农业文化内涵开发

  关键词:休闲农业;文化内涵;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是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是从基础农业到中级阶段的农业休闲娱乐,再到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服务业有机融合才产生的新型农村业态,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农民就业与增收、农村产业结构提升的关键步骤之一。

  1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在国家政策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迅速。2017年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900万人,接待游客超28亿人次,收入超7…400亿元[1]。特别是2012—2017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增长十分迅速,其中2013、2015、2016年收入增长都超过30%,2017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类经营主体已达33万家,整个产业出现了飞跃式发展。

  2休闲农业产品供给分析

  从休闲农业提供的产品来看,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产品种类繁多,产品关注度较高,但较受欢迎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产品或项目比重仍然不大,致使游客文化体验不足。

  2.1产品结构

  以休闲农业较发达的广东省为例,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省休闲农业产品共有1…648个,可以说非常齐全。但从产品结构来说,单一型较多,文化复合型产品较少,也缺少全域型,或线型产品,综合性实体较少,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2.2产品关注度

  从休闲农业产品以往统计的参与和评价人数可以看出其关注度。我国休闲农业中的民俗村、生态风光、田园风光类产品人气较旺;初级形态的采摘园、乡村公园关注度不高。从关注和评价的内容来看,游客最缺少旅游深度精神体验和文化感悟,没有获得项目新奇感和刺激,不能产生文化共鸣。所以,休闲农业产品缺乏文化内涵和品牌效应,与传统景点相比关注度相差很大。

  3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3.1产品质量低

  以广东省为例,2018年上半年,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收入1…909.2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30.3%,人均花费566.53元,为全省人均消费的53.9%[2]。平均旅游时间只有1.44天,平均过夜天数只有0.61晚,从游客滞留天数就可以看出休闲农业的吸引力较弱。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休闲农业还有很大差距,这主要是由于休闲农业产品质量较低造成的,宣传手段较单一,上网率也不够高。只有通过深度发掘休闲农业文化内涵和价值,增强游客旅游体验,才能追赶发达国家休闲农业。

  3.2休闲农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在文化旅游的深度和广度上挖掘不够,存在严重的重形轻神现象。如陕西省关中各地市大力推进本地区休闲农业,办起了各式各样的民俗村、观光园,但很多都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就没了开业时新鲜感带来的超级客流。这些休闲农业景区文化元素大同小异,主营业务都是陕西小吃,游客们慕名而来,但基本不会去第二次。究其原因,就是旅游项目重叠,没有核心竞争力。通过模仿别人的办法来办休闲农业是比较高效的,但不能无视文化内涵的梳理和培育。如果在开发中不知道自身特色和定位,没有深厚的文化韵味,最后只能是昙花一现。

  4文化内涵开发的几个方面

  文化是农村旅游发展的根基,特别是结合近千年来农业文化内涵,比如民俗、历史、艺术和农耕等文化方面,这样可以避免休闲农业同质化和体验不足的问题。

  4.1民俗文化内涵开发和利用

  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新型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重要资源[3]。我国各地几千年来形成了不同的民风民俗,即所谓的十里不同俗,有效开发民俗文化内涵,可以避免休闲农业的同质化现象,提升其魅力,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民俗文化、丰富旅游内容。目前,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偏向城镇化的趋势,没有发挥自身的民俗文化优势,休闲农业发展中吸纳城镇化元素,这偏离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把特色的民俗文化与自身地区实际结合,才能形成独特的休闲农业旅游魅力,打造自身品牌。我国少数民族多处在贫困边远地区,休闲农业更为落后,但却有着丰富独特的民俗文化,少数民族建筑风格迥异,很多民族服饰华丽,民族工艺精湛,音乐舞蹈传承千年,节庆礼仪异于汉族但又独特新奇,这些都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再如春节民俗氛围最为浓厚,这期间全国各地民间社火、民俗表演汇集,特色鲜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加强民俗文化和休闲农业旅游的结合,可以使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让民俗文化在乡村旅游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内涵。

  4.2历史文化内涵开发和利用

  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遗存,利用历史文化古迹,可很快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节约宣传成本。如我国历史文化名村每个村落都因其地理位置以及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在布局、建筑形态和民风民俗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4]。因此,要对历史文化名村进行个体研究,以提供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开发方案。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到“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出”,这句诗描写的就是杨贵妃的葬身之处——马嵬坡。其实,马嵬坡除了杨贵妃的一个衣冠冢之外,再没有其它历史遗迹了,但兴平市依据“马嵬兵变”的历史事件,再综合农村饮食、养殖业、民俗文化等元素,在马嵬驿镇李家坡村修建了马嵬驿民俗文化村。这是关中地区近几年开发的休闲农业园区比较成功的一个典范,单日游客量最多达23万人次。不但发展了当地的休闲旅游农业,也彰显了历史文化主题。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正确处理好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可使乡村旅游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双赢的效果[5]。

  4.3艺术文化内涵开发和利用

  追求艺术美感是人的天性,各地农村有着不同的文化艺术传统。很多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着很高的艺术文化魅力。比如陕西宝鸡凤翔泥塑,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色彩艳丽、造型张扬,是人民群众在劳动中长期的艺术体验积淀,具有很高的民俗气息和美学价值,被称为宝鸡民俗艺术瑰宝。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看到对凤翔泥塑的大力开发,仅仅是在宝鸡一些地区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较多。其实,从泥塑的形式到工艺都可以深层开发,并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比如泥塑的工艺程序分为制模、纸筋、入泥、脱胎、挂粉、勾线、彩绘和涂漆,其中制模、勾线、彩绘等几个程序都可以让游客参与其中,制作方法较简单,可使游客获得更深层次的旅游体验。凤翔除泥塑外,马勺脸谱、凤翔剪纸、皮影戏、凤翔木板年画可以组团开发,这些都是凤翔民间艺术文化的瑰宝,深入挖掘其艺术文化内涵,能够给当地休闲农业提供很强的推力。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薄弱环节,政府供给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相对不足[6]。深度挖掘文化产业特别是民族艺术文化方面的潜力,将会大力提升经济发展动力,戏曲艺术、陶瓷艺术、剪纸艺术、民间画艺术等都可以在政府规划和支持下深度挖掘,提升艺术文化事业对经济发展特别是休闲农业发展的贡献。

  4.4农耕文化内涵开发和利用

  彭金山曾把我国传统农耕文化内涵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为农业的传承和发展提出指导性思想[7]。我国农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城镇化发展下人们对农耕文化怀有一种很深的情缘,人们在体验农耕活动之后,有一种回归自然、重返乡村的感觉,而且很多城市新市民本身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农耕文化有很深的认同感。在设计规划休闲农业时就要以农耕思想文化、农耕生活场景等为素材。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设有农耕谚语区、农耕历史区、江南作坊区等九大功能区域;常州吴楚农耕文化园可以参观农家小院、农耕用具,了解农村民俗文化,体验乡村风情,游客体验感强;浙江金华农耕文化园集农耕种植培训、乡村运动休闲、农业观光体验为一体的旅游园区,成为当地亲子活动和休闲农业体验基地。农耕文化内涵的开发和利用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环境的继承和发扬,农耕文化中所反映的顺应自然、回归自然,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渗透进每个国人的内心。在休闲农业中开发和利用农耕文化,需要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实际,把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自然融入到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大潮中,加强农耕文化保护。

  5结语

  文化内涵是休闲农业旅游的灵魂所在,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同时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同地区都可以结合当地实际采用农业搭台、文化唱戏、发展经济的思路。所以说,休闲农业不能再以农家乐、田园采摘、地方小吃等低级简单的形式进行了,每一景区都应努力挖掘区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体验,产生文化共鸣与震撼。以期形成一地一特色,品味各不同的休闲旅游农业格局,将休闲农业推向更高的层次,建设新农村,振兴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翟晓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现代农庄发展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9(3):104-106.

  [2]向启家.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路径分析[J].人文天下,2018(17):38-41.

  [4]侯晓乐.乡村旅游开发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14):179-180.

  [5]刘杰.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5):43-44.

  [6]张金凤.关中地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与破解[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3):85-88.

  [7]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11(1):145-150.

  作者:孟献刚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jingjilw/23026.html


    上一篇:乡村振兴下的地方农业产业金融支持
    下一篇:林场中幼林经营管理现状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