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略论高句丽佛教的传布及影响

发布时间:2018-12-10   |  所属分类:社会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高句丽佛教在辽东半岛的佛教文化传播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原佛教的借鉴和发扬者,高句丽佛教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本文考察了高句丽佛教的发展过程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元4世纪佛教最初以外交手段传入高句丽,后经统治者推广,对高句丽的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佛教经由高句丽从民间传入百济和新罗,乃至日本,是东北亚地区佛教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世界宗教研究

  《世界宗教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国内首创的宗教学专业学术刊物,迄今已有30余年历史,许多国内外有成就的学者都在此发表过质量精到的文章,影响了一代代学人。

  高句丽是起源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少数民族之一,高句丽与夫余同属濊貊一族,如《后汉书·高句丽传》所言:“句丽,一名貊耳”。高句丽东明王朱蒙于公元前1世纪(前37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建立民族政权,在其后的扩张和集权化过程中屡受中原势力打压,被迫迁都至丸都城,之后又面临灭都危机,再次复兴后继续扩张,渡鸭绿,侵乐浪,袭带方,最终完成对朝鲜半岛北方的统治。

  佛教传入高句丽

  公元4世纪,中原中央政权衰落,地方政权林立。高句丽在这样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自然不甘偏居一隅,他们渴望得到更广阔富饶的国土,因而国家连年征战,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方面,在这样一个动荡分裂、多灾多难的时代,高句丽人民面对战乱和贫穷,需要一种精神寄托将他们从现世的苦海中解救出来;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加深的社会问题和阶级矛盾,高句丽原有的自然宗教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政治需求,统治者急需一种新的思想统治工具巩固政权,维护统治。此时,恰好佛教由古印度传入高句丽,其思想体系成熟先进,不同于中原儒家思想重视的是现实社会的治理,而是将精神寄托于神,正如后赵建立者石虎所言“佛是戎神,正应供奉”。因此在符合高句丽少数民族政权求取独立、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需求下,佛教得以传入高句丽,并得到良好的发展。

  佛教传入高句丽的确切时间在《三国史记·小兽林王条》中有所记载:“(小兽林王)二年(公元372年)夏六月,秦王苻坚遣使及浮屠顺道,送佛像经文,王遣使回谢,以贡方物,立太学,教育子弟。三年(公元373年),始颁律令。四年(公元374年),僧阿道来。五年(公元375年)春二月,始创肖门寺,以置顺道,又创伊弗兰寺,以置阿道,此海东佛法之始。”相关内容也出现在《海东高僧传》和《三国遗事》中,三条史料皆认定,顺道受前秦苻坚的委任,为高句丽送来佛经和佛像,后阿道来,又有了肖门寺及伊弗兰寺的建造。同时,三部著作也都认定这是为高句丽(海东)佛法的起始。

  此外,还有另一种关于佛教传入高句丽的推测,也多被认为是佛教在高句丽民间传播的最早记载。据相关史料《高僧传》卷四“竺法深传”中记载,支遁(公元314年-366年)与高丽僧人有书信往来,“(支遁)与高丽道人书云:上座竺法深,中州刘公之弟子,体德贞峙,道俗纶综,往在京邑,维持法网,内外具瞻,弘道之匠也”。《海东高僧传》中也有相关记载。由此可见,当时高句丽已有传扬佛法的高僧,且与闻名玄林的东晋高僧支道林互传书信,因此可以推测当时高句丽的确已有佛法在民间流传,且不会晚于支道林的卒年(公元366年)。

  佛教在高句丽的发展

  自小兽林王正式将佛教引入高句丽,佛教文化便在这片土壤上平稳发展。佛教传入初期,上层统治者只是因为政治外交的原因认可,将前秦王苻坚遣使送来的佛像、经文等供奉起来,以示对佛教文化的尊敬,而下层百姓最初并没有完全领悟佛教的主旨,便在信仰原始宗教“多神”的基础上,将佛与鬼神、社稷、灵星同祠,“佛”只是被看作“多神”之一,而得到民众崇信。此时的传播状况已使佛教具有了杂糅的特点,尽管佛教作为高级宗教传入,在其扎根的过程中已与高句丽的原始宗教和德教思想互相融合,也因此其更易于被百姓接受,佛教得以顺利传播。公元392年,高句丽王颁布政令,命举国百姓崇信佛法求福,自此,佛教在高句丽进入了兴盛期。

  在建筑方面,公元393年“创九寺于平壤”,公元498年“创金刚寺”,当时的高句丽寺庙林立,法化昌隆。据《旧唐书·高丽传》记载:“(高句丽)其所居,必依山谷,皆以茅草葺舍。唯佛寺、神庙及王宫、官府乃用瓦。”佛寺建筑能与王宫一样用珍贵的瓦建造,可见其地位之高贵。而且,当时所兴建的佛塔建筑规模很大,多为一塔三金堂式的伽蓝格局。此外,从出土的文物饰物中也可探察到佛教文化对高句丽建筑的影响。如莲花纹和忍冬纹的大量使用,在5世纪左右的一些墓葬中发现了大量佛教题材相关的壁画作品,最具代表性的长川一号墓中的大型拜佛图,描绘了一百多个人物参佛、礼佛、拜佛、敬佛的形象,是高句丽佛教研究的珍贵资料。

  在僧众信徒方面,高句丽高僧辈出,传法讲经盛行,且尤精三论学,如僧朗入华宣扬三论,梁末隋初,高句丽的实法师和印法师大力弘扬三论等。此时的僧人地位得到大大提高,僧人不仅讲经说法,拜佛礼佛,甚至还能参与政事,据《三国史记》记载:“男建以军事委浮图信诚,信诚与小将乌沙饶苗等,密遣人诣勣,请为内应。”可见信诚曾参与军事调度,且身份应是僧人。佛教渗透到高句丽社会的方方方面面,也为佛教在辽东半岛的传播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元6世纪中后期,高句丽佛教进入衰落期。此时,高句丽统治阶层的新势力不断向唐朝求取道教,对抗旧势力崇信的佛教,严重压缩了佛教的传播空间,而道教则成为了高句丽宗教的主导,如“苏文告王曰:‘三教譬如鼎足,缺一不可,今儒释并兴,而道未盛……取僧寺馆之。’”由此体现出在统治者心中,佛教地位已明显下降,以至将佛寺变为道观,供中原传道者居住。据考,当时高句丽大量高僧赴日传道,或归附新罗,或安于百济,造成了严重的人才外流现象。如普德和尚,因高句丽兴道轻佛,移居完山孤大山(位于百济境内)(《三国史记》载:盘龙寺普德和尚,以国家奉道,不信佛法,南移完山孤大山);僧朗、实法师、印法师入华宣扬三论(《高僧传》载:僧朗入华至摄山栖霞寺师事法度)。《续高僧传》载:僧慧持听高丽实法师三论,(法敏)听高丽实公讲大乘经论,躬为南坐,结轸三周。及实亡后,高丽印上蜀讲论;道现闻日本君臣崇尚佛法,附贡船前往等(《朝鲜佛教通史》载:高句丽道显闻日本君臣崇信佛法,附贡船而来。敕住大安寺,教授之君臣崇信暇,操日本世记若干卷)。种种迹象表明,佛教在高句丽已步入衰落时期,但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佛教在辽东半岛的推广与传播。

  高句丽佛教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

  高句丽由于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是佛教在东北亚陆路传播的枢纽,对中原、辽东半岛及日本的佛教文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高句丽佛教由中原传入,受其影响很深,但同时,也有很多高句丽僧人前往中原求法论经,有学者统计:梁陈之间(公元502年—589年),高句丽有五人曾到中原地区求学佛法,隋代一人,初唐时期八人。高句丽僧人对中原三论学的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释僧朗,三论学派之鼻祖,尤精于华严、三论之学,后任摄山栖霞寺主持。南朝梁天监十一年(公元512年),梁武帝萧衍派僧怀、智寂、僧论等十人赴摄山从朗学习“三论”之学,而且大多颇有成果,这使僧朗声名远震,颇有影响。他所创三论新学对中原的佛学影响很大,是东北亚佛教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高句丽地处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由于地理上的优势,使其对佛教文化在辽东半岛,甚至在日本的推广都有很大贡献。高句丽南邻百济和新罗,其民间僧人间自然多有佛法交流。如高句丽长寿王派浮屠道琳间谍于百济,僧人身份被用于国家军事。《三国史记》载:(高句丽王)长寿王阴谋百济,求可以间谍于彼者,时浮屠道琳应募曰,愚僧既不能知道,思有以报国恩);新罗佛教最初由高句丽僧人传入,后期高句丽僧惠亮法师领其徒随居柒夫妇归于新罗,成为僧统并置百座讲会及八关之法(《三国史记》载:惠亮法师领其徒,随居柒夫归于新罗,为僧统,始置百座讲会及八关之法);著名涅槃师普德,门下十一位弟子在新罗统一三国后,创立了八座伽蓝(《三国遗事》载:这八座伽蓝为“无上和尚与弟子金趣等创金洞寺,寂灭、义融二师创珍丘寺,智薮创大乘寺,一乘与心正、大原等创大原寺,水净创维摩寺,四大与契育等创中台寺,开原和尚创开原寺,明德创燕口寺”),为新罗佛教文化的繁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高僧慧慈为日本圣德太子之师,对太子在佛教理解和造诣方面影响极大。譬如圣德太子注释撰成的《三经义疏》(即《法华经义疏》《维摩经义疏》《胜鬘经义疏》,学界有认为《三经义疏》乃伪撰之说,至今尚无定论,但总的来说肯定为圣德太子所著的看法占上风)和其日后号召全国上下“笃信三宝”等;慧灌于日本奉旨讲三论,后被任命为僧正(《朝鲜佛教通史》载:推古三十三年,高丽王贡慧灌到日本,为僧正,弘三论),其也被视作日本三论宗的初传,对后世日本佛教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结语

  从上述佛教的传布情况可以看出,高句丽佛教在东北亚影响深远,有着一定的思想根基,它不仅仅具有文化宗教方面的意义,同时也具有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意义。高句丽政权虽然已经灭亡,但是其珍贵的佛教思想却在传播和交流中得以存续,并对东北亚的佛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释慧皎.《高僧传·佛图澄传》.

  [2]释慧皎.《高僧传》卷四,《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五十.

  [3]金富轼.《三国史记》,韩国:乙酉文化社,1987:329,380.

  [4]吴焯.《朝鲜半岛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5.

  [5]金焕泰.《韩国佛教史概说》.柳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9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shehuixuelw/19857.html


    上一篇:汉语言的变迁及其原因探讨
    下一篇:村规民约在和谐社会建设的独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