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某水电站下水库闸墩掺合料抗裂混凝土试验(15)
-4.360
(1)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分析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7d抗压强度相对较大的三个掺合料组合为:纤维+粉煤灰+膨胀剂>空白>粉煤灰+粉煤灰激发剂,28d抗压强度相对较大的三个掺合料组合为:粉煤灰+粉煤灰激发剂>粉煤灰+硅粉>粉煤灰+膨胀剂。由此可以说明机理如下:①在混凝土早期胶凝强度尚未发育,强度较低时,掺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②粉煤灰、膨胀剂、硅粉等掺合料的强度发育较水泥缓慢,因此各掺合料组合的混凝土早期强度均不及空白混凝土;③粉煤灰激发剂的强度激发作用在早期和28d龄期均有体现,加入激发剂后混凝土各龄期强度明显高于单掺粉煤灰混凝土强度;④硅粉、膨胀剂与粉煤灰配合使用较单掺粉煤灰混凝土强度有所提高,两者强度提高值相差不大。
(2)极限拉伸试验结果分析。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是指混凝土经轴心抗拉时,混凝土断裂前最大伸长值。当混凝土的拉伸变形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时,混凝土将产生裂缝。极限拉伸值作为混凝土抗裂性指标,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越高,其抗裂性越好。在宏观层面上,混凝土极限拉伸性能主要受混凝土骨料性能、水泥石性能及胶骨比的影响。从试验结果看,当骨料级配、水胶比、胶材总量基本相同时,不同掺合料组合及不同外加剂品种条件下混凝土的极限拉伸试验结果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差异不大。掺入纤维的混凝土7d抗拉强度较其他组合有所增加,但28d抗拉强度值较其他组合略有降低,说明本研究中纤维可提高发育未成熟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而对混凝土发育成熟后期并无贡献。
(3)混凝土干缩试验结果分析。干缩是混凝土开裂的重要诱因之一,主要受胶骨比、水灰比,水泥品种、掺合料品种、外加剂品种等因素影响。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通过研究不同掺合料组合情况下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变化寻找干缩性能较好的掺合料组合,以降低混凝土开裂机率。一般研究路径为:①掺入适量膨胀剂,补偿部分混凝土收缩;②优化混凝土胶材组合,提高水泥石的内部密实度;③选择适当的外加剂品种。
既使是完全水化后,混凝土仍是多孔材料掺合料组合的变化,由于其各自水化产物的差异,对混凝土胶凝材料的自然堆积密实度(水化前胶材空隙率)、粒度及其水化速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宏观干缩性能上体现为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变化。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当掺合料组合为粉煤灰+膨胀剂时,混凝土干缩值最小,基准混凝土干缩值最大,其余掺合料组合的混凝土干缩值介于二者之间。与基准混凝土相比,粉煤灰+膨胀剂混凝土28d干缩率降低约20%,60d干缩率降低约23%。与粉煤灰混凝土相比,粉煤灰+膨胀剂混凝土28d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shuililw/48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