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期刊库高校网络舆情和思政教育(2)

发布时间:2015-01-29   |  所属分类:思想政治: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二)注意网络舆情的预警

  1、收集信息。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的总体要求是迅速、准确、深刻。管理者在收集信息的时候反应要快,能够迅速地为学校决策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不能含含糊糊,也不能掺杂个人主观意见,要主次分明地反映信息;而且反映的信息要揭示大学生思想上深层次的问题,给校方的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分析舆情。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者在对相关舆情信息汇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技术来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本质,从而全面了解学校网络舆情,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3、准确预测。在及时掌握校园网络舆论动态,探索舆情的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预测校园网络舆情的发展,对校园生活所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及早制定相应的消除负面影响的措施。

  (三)重视网络舆情的引导

  1、培养提意见的领头人物。校园论坛管理员在校园网络中发现培养一批固定的网络写手,通过他们吸引一批忠实的读者,集中反映群众的意见。对于一些争议较大的网络问题,校方可以组织理论功底较好的老师来撰写相关文章或者进行访谈,通过他们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引导。

  2、确立正确的参照人物。在不少情况下许多大学生仅依据自己的信念和经验尚不能明确自己应当对某些热点问题持什么观念和态度,因而在表达观念时有意无意地总是需要参照系。通过学校媒体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为校园舆情发展提供参照系,营造正面的校园舆论环境,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舆情,规范校园网络环境,引导网络舆情健康发展。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要重视对师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一些学生在寻求网络表达自由的同时,忽视了自由的界限,校园网络舆情酿成的群体性事件,与部分学生在校园网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密切的关系。学校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切实增强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自觉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五、高校网络舆情规范的意义

  针对高校学生在事件处置过程中滥用网络舆情制度的思考和研究,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规范和引导,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舆论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营造,这是符合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风险规避的举措,有利于对“学生集结滋事”前兆的有效掌控和制止。因此,网络舆情机制的构建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sixiangzhengzhilw/9022.html


上一篇:中国新闻出版总署重新审视道德义务
下一篇:中国核心期刊投稿网公路桥梁企业思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