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学术期刊初审工作编辑主体性

发布时间:2021-01-05   |  所属分类:文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征”[1]。编辑主体性是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它主要包括编辑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2]。编辑主体性“以构建积极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术传播生态为目标,实现编辑、作者、审稿人及读者等多元主体和谐共处”[3],从而引导期刊质量稳步提升,促进学术交流。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多采用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的“三审制”对稿件质量进行把关,初审是其中第一道环节。初审编辑要在通读稿件的基础上,对稿件的政治导向、学术质量、写作质量进行全面的考察,并据此做出客观评价,决定送专家审稿、退修或者退稿。初审编辑对作者来稿进行筛选和优化,并为进入复审的稿件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因此,初审编辑能否充分发挥主体性,对于保证学术期刊正常的出版流程、提高学术期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分析学术期刊初审工作中的编辑主体性,以唤起编辑主体对初审环节的重视,提高初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学术期刊初审工作编辑主体性

  一、学术期刊初审工作的意义

  (一)初审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基础

  学术期刊坚持内容为王,方能赢得核心竞争力。那么,学术期刊的编辑主体在面对作者来稿这一编辑客体时,如何发挥主体性,即初审工作要审什么?以往的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充分的探讨。陆宜新认为,学术期刊的初审工作可以概括为“1234”,即:坚持刊物的办刊宗旨和指导思想这一个中心;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参考文献两个方面;做好文章创新性、真实性和规范性三个判断;审查概念和符号文中描述的前后一致性、图表表述的内容和内文文字描述的一致性、图题表题与图表自身内容的一致性、文内参考文献与文后参考文献的一致性这四个一致[4]。王丹认为,初审“主要审查稿件的形式和内容。形式包括构成论文的几大要素,包括论文的题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及参考文献等,内容主要审查稿件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性,以及整个研究过程的逻辑严谨性”[5]。周黎明认为,初审工作的要点包括检查稿件是否符合办刊宗旨和选题方向,作者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稿件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性等[6]。可见,学术期刊的初审工作并非简单的稿件筛选,而是需要在办刊宗旨的指导下,对稿件的政治导向、原创性、创新性、选题、结构、方法等做出综合性评价,进而做出或送审、或退稿、或退修的决定。简言之,初审环节是对稿件的学术性内容进行初步把关。因此,初审环节是保证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基础。

  (二)初审是建立编辑、作者、审者之间良性关系的开端

  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实践中,与学术论文这一客体相互作用的主体包括作者、编辑、审稿专家这三类。这三者之间,在送审、退修、退稿等稿件初审处理的过程中开始发生联系,而学术论文的最终刊发是他们之间互尊互信、精诚合作的结果。按照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主体间性”这一概念来理解,还必须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就是要维护好编辑作为自我主体与作者、审稿专家这两个对象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关系。编辑作为学术期刊的自我主体,是维系审稿专家和作者群的重要纽带,而初审则是建立编者、作者、审者之间良性关系的开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源源不断的来稿是学术期刊所需要的基本“生产资料”,这必然依赖于稳定的作者群。一篇学术论文,往往是作者一段时期心血的结晶,作者投稿后抱有很大的心理期待。因此,初审编辑如何对待作者的来稿,是影响作者群体的最关键因素。编辑要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即便是退稿,也不可“一棍子打死”;要注重在作者群中树立良好期刊形象,注重作者的口碑传播效应。稳定的审稿专家队伍是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初审环节中,对于送审的稿件编辑如何与审稿专家沟通、判断稿件达到什么水平就能送审、选择送审的稿件是否与审稿专家的研究专长相匹配等因素对于稳定审稿队伍至关重要。如审稿邀约,为方便审稿专家按照提示填写审稿意见,大多采用固定格式的书信,这在与审稿专家的沟通中显得很生硬[7]。此时,就需要初审编辑充分发挥主体性,通过与专家有效的往复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再如,初审编辑对于送审的稿件要仔细斟酌,在确保作者的研究方向与审稿人相匹配的基础上要对稿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必要时请作者修改后再送审。试想,如果审稿专家收到的稿件让人赏心悦目,甚至对他有一定的启发,专家势必欣然阅读,乐于从学术性视角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如果专家经常收到粗制滥造的文章,势必对送审的稿件甚至对该学术期刊弃之不理。可见,初审不仅是一个质量把关的问题,还是建立编者、作者、审者之间良性关系的开端。俗话说:你是什么,就吸引什么。如果初审编辑主体性发挥得当,初审质量好、效率高、服务周到,作者和审稿专家肯定对期刊有好印象;长此以往,期刊在学术圈就会拥有良好的口碑,稿源质量会逐步提升,学者们愿意给期刊投稿、审稿,编辑、作者、审稿者之间形成良性的学术关系,期刊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8]。

  二、编辑主体性在学术期刊初审工作中的体现

  面对作者的来稿,初审编辑需要做出积极的反应与答复,综合发挥编辑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提升初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打好学术期刊出版的基础。这三方面的主体特性综合发挥作用的同时,在初审各项工作中的体现又各有侧重。

  (一)在稿件初审中的自主性选择

  自主性是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活动中具有独立、自觉、自己主宰自己的权利和可能,首先表现为对编辑客体的选择[1]。不论是作者自投稿,还是通过组稿、约稿而来的稿件,都需要通过初审环节的审查与判断。在这一环节,初审编辑被赋予了独立自主地评价、判断和选择的权利。那么,以什么样的标准和尺度来做出判断?作者层次、基金项目、是否符合刊物栏目设置、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等是初审评判的硬性指标,文章结构、语言表达、学术规范等属于形式审查,这些项目一定程度上都有章可循,相对来说是比较客观的;但就稿件的内容来说,对其学术价值和创新性的评判,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初审编辑的自我判断。这一自我判断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编辑主体作用于稿件客体中的自主性。自主性发挥得如何,与编辑主体的学术素养密切相关。“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何能够从众多的作者来稿中鉴别和发现具有创新性的优秀论文,从而避免“遗珠之憾”,需要初审编辑坚持不懈地修炼内功,提高学术素养。

  (二)在稿件退修中的能动性发挥

  在工作实践中,能够直接推荐给审稿专家的好稿件毕竟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普通期刊来说,作者来稿往往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此时,就需要编辑主体在自主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按照合目的性的原则,对于有发表价值但仍存在问题的稿件客体进行改造,加强初审退修工作。首先,初审编辑要尊重作者的写作积极性,善于发现稿件中的闪光点,慎重做出退稿决定。其次,初审编辑要善于给作者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初审退修的目的是为专家复审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利于专家从专业性、学术性的角度对来稿做出评判,给作者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初审退修的建议应该明确而详尽,最好能从结构、规范等方面指明稿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从结构上来讲,文章的题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是否齐备;从逻辑性来讲,文章的开头、结尾是否相呼应,段落、层次、逻辑是否严密;从标准、规范方面来讲,文章的语言表达、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是否符合要求等。初审编辑如能在这些方面发挥能动性,及时与作者做好沟通,将使作者在修改稿件时有章可循,从而提高送审稿件的质量,在审稿专家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刊物形象。

  (三)在维护作者、审稿专家共同主体性中的创造性思维

  如前所述,编辑、作者、审稿专家因面对学术论文这一共同客体而关联起来,他们对于稿件客体从不同角度发挥了主体性的作用;如何使三者主体性的发挥达到一种协调,编辑的作用至关重要。初审环节中,编辑作为学术期刊的自我主体,需要突破程序性的工作习惯,发挥创造性思维,主动维护好与作者及审稿专家的“共同主体性”[9]。首先,要与作者主动交流,保护好作者的投稿积极性。人性化地处理退稿,给予合理的解释与建议,做到“退稿不退人”,维护好学术期刊在作者学术社群中的口碑;主动发现有潜质的新作者,乐于从编辑角度提出建议,并积极联系审稿专家鉴审,为学术新人的成长创造机会;善于将优秀作者吸纳为审稿专家,使其有更多机会了解期刊的办刊宗旨,并愿意将高质量的作品投往期刊。其次,要树立与审稿专家平等对话的自信,以真诚的沟通和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其对期刊的信任。开拓思路,善于通过学者数据库推荐、参加学术会议、已有专家的学术社群推荐、发现优秀作者等多种途径,主动扩大审稿专家队伍;严把初审稿件质量,坚持以较高水平的送审稿件坚定审稿专家对学术期刊的信心;发挥平台优势,为审稿专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沟通提供可能;用好微信、QQ等新媒体社交平台,拉近与审稿专家的情感距离。

  三、学术期刊初审工作中充分发挥编辑主体性的实践路径

  从实践论的角度分析,学术期刊的初审工作实质上就是编辑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知、情、意作为主体因素,共同指向“行”这一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因此,从知、情、意三方面来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提升编辑主体性的现实路径。

  (一)知是行之始:注重编辑学术素养的提高

  这里的“知”,更多强调编辑通过学术思维实现的把握稿件学术内容的理性认知。这一认知,是专业学识、审稿经验、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表现,需要编辑在长期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练就。如前所述,稿件的学术内容和创新价值判断是初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此,编辑主体就必须朝着“学术型”的成长方向努力,以良好的专业知识为核心不断提高学术素养,使自我能够逐渐与审稿专家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对话交流。首先,要认真阅读和研究审稿专家的意见,善于总结和分类,从中得到启发,掌握学术论文审查的规律,逐步提高审读稿件的能力。其次,要密切关注期刊所涉及或自己所负责栏目相关专业领域的学科动态,通过参加专业学术研讨会、关注相关学会网站和公众号、关注行业内高水平学术期刊等了解学科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以便较好地把握所审稿件的学术创新性。再次,要不断跟进编辑新知识与新技能,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断积累编辑经验,主动思考问题,加强编研结合。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术期刊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作为编辑主体,必须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政治理论的学习。

  (二)情感增助力:以合理的制度设计激发初审热情

  “情感”是人们围绕各种东西的意义效应形成的体验态度,其中又主要包括了针对好的“快乐喜爱”和针对坏的“痛苦憎恨”,在实践行为中,情感是一种助力性要素[10]。快乐的体验起到强化的作用,能够促进主体性的正向发挥;而痛苦的体验则起到抑制的作用,会阻碍主体性的进一步发挥。学术期刊初审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容易使编辑产生倦怠心理。如何使编辑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抱着学习的态度投入到初审工作中去,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考虑到这一点,合理的制度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助益,对于主体的行为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如《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探索实行集体分层初审制:结合编辑部人员的专长制定合理的审稿清单,从稿件的一般内容(包括是否符合办刊宗旨、学术不端检测、文章结构等)、专业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规定每个审稿编辑在初审中的侧重点,这样分工分层对稿件进行考察;随后编辑部对一段时期的来稿进行集体讨论,决定稿件的初审结果[11]。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初审效率和质量,而且肯定了编辑所长,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很好地发挥了情感在编辑主体行为中的助力作用。

  (三)与期刊同发展、共命运:以学术期刊的社会价值引领编辑内生动力

  “意志”是人们围绕各种东西的意义效应(亦即通常说的“价值”)形成的意愿志向,在实践行为中,意志是一种动机性要素[10]。因此,从根本上提升编辑的主体性,必须上升到关注学术期刊的社会价值层面,使编辑内在地树立“与期刊同发展、共命运”的自觉。学术期刊存在的社会价值,就在于传播科学理念、交流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培育学术新人。“学术性是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理想、生命和灵魂,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具有社会吸引力和专业地位的合法性源泉。正是对学术性的守望……成就了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2]学术期刊编辑只有从这个层面上充分意识到个人发展与学术期刊之间“小我”与“大我”的统一关系,才能自觉树立主体精神,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做好编辑实践各环节工作的内生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初审编辑必须跳出日常繁琐工作的桎梏,以更高的站位来认识初审工作的意义。认真思考自己的工作对于期刊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怎样的贡献与价值;为了提升初审质量和效率,自己有哪些优势和能力,还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是否已经或正在做出努力和改变;等等。由此,才能找到“小我”与“大我”之间相互需要与支持的动力关系,自觉地发挥好编辑主体性。综上,初审环节作为学术期刊质量把关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充分发挥好编辑主体性,通过加强对来稿的自主性选择,对退修稿件的能动性改造,以及在维护与作者和审稿专家“共同主体性”中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有效提升初审质量和效率。而知、情、意三要素的交互作用,成就了编辑主体的行为实践,缺一不可。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编辑主体性的发挥不仅在于“知之”,更要“好之”且“乐之”,由此才能“行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wenxuelw/22557.html


    上一篇:如何提高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能力素质
    下一篇:数字电视无线覆盖融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