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摘要:电力施工企业的管理关键在于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效益;项目管理中,要重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工期管理和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本文主要对电力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
我国电力基建市场基本上一直是国家电力系统独家垄断,所有电力基建项目主要由电力系统内的电力基建企业参与竞争。随着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基建项目将面向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招标,激烈的市场竞争已摆在所有基建企业面前。目前,广大电力基建施工企业推进了项目管理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说,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我国电力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电力建设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奠定了基础。
一、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发展
工业发达国家的建设项目管理也曾经历过类似和目前我国一样的路。但是,这些国家的投资者们由于以往付出的代价和切身的体验,较早地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早就开始求助于技术专家,从项目决策、项目实施到工程改进都尽可能地利用专家的智慧和经验,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管理的发展速度。与以前相比,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与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相比,我国电力建设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当今电力基建施工企业中。基本采用以下管理模式:以施工图预算控制成本的模式;以施工图预算控制人、材、机资源消耗的模式;以电力基建企业\"内部定额\"编制施工预算,进行工程成本控制的模式;其他管理模式。
二、对当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
在各行各业纷纷引进项目管理的目前,项目管理在电力建设领域的应用也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效率。但是,由于我国项目管理起步比较晚,在诸多方面还亟待改进。不可否认,尽管国内的水电、火电建设在整体水平上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我们仍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电力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差距。我们应正确认识这些存在的问题,根据笔者在电力公司工作多年的体会,将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如下儿点: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有的项目负责人严重混淆了电网管理部门、投资方与项目业主之间的关系,破坏了工程建设责、权、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安全生产基础还不牢固,有的项目法人及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设施不完善,还存在不少事故隐患;工艺质量不高,有的施工工艺和现场管理还没有引起项目法人及施工企业的足够重视。施工企业制度创新不够,管理基础薄弱,集约化管理程度很低,技术装备差,内部经营机制不活,现代化管理手段应用层次较低;施工企业功能单一、结构趋同、互补性不强,企业总量过剩,电力建设市场保护严重,严重束缚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以及员工的管理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特殊国情有关,即国家对电力行业的保护程度还比较重。但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和项目管理水平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对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
投资、质量和工期是电力建设项目管理追求的三个目标。笔者认为,对于电力建设系统而言,其基本目的是加快能源建设,缓解供需矛盾,以适应国民经济协调稳步发展的需要。所以,电力建设施工队伍必须做到: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防止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量少,经济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工期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施工企业和项目部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需要通过对工期的合理调整来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从而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
(一)对项目组织结构的思考
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具备快速重组能力的项目组织对项目管理的成败至关重要。大多数电力工程企业更多地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由于矩阵式组织结构适合于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并且有一些突出的优点。因为矩阵组织的特点可以很好地服务于项目的实施:一是资源共享,一般用这种管理模式的企业能比传统企业少用20%的员工。二是能迅速解决问题,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凋配人才,组成一个团队,把不同职能的人才集中在一起。三是员工自己能有更多机会接触企业的不同部门。矩阵型组织结合了职能型组织和项目型组织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
(二)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
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完工并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后,对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是对项目产生的财务、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效益与影响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项目后评价一方面确保了可行性研究和前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投资管理体制的需要。从总的看,电力工程项目的后评价都遵循一个客观的、循序渐进的基本程序,大体上可概括为提出问题、筹划准备、深入调查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和编制项目后评价等几个步骤,其中关键性的工作就是对资料的分析研究。根据电力工程项目的特点,可以把电力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划分为管理后评价、经济后评价和运营后评价。电力经营管理状况的评价主要对电力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经营管理策略和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吸取经验教训,并提出改善电力施工企业经验管理、进一步发挥项目投资效益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只有在项目运营后评价时,才有可能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为今后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水平提供经验教训。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7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