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看法
摘 要:本文结合作者工作经验,提出了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看法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系统工程,相互间必须做到密切配合,逐环控制,不仅要在管理上下功夫,还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使所建项目达到少投入,多产出,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从源头到结尾逐步深化细化,练好自身内功,才能使我国在执行国际规则后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知道,工程造价是由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估算),扩初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概算),建设项目招标发包阶段(预算)直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结算),这样逐步深化,逐渐细化由表及里接近实际的过程。为了实现建设项目预期的投资目标,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对建筑项目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才能达到目的。当前基建工程造价存在高估冒算、变更不严格、造价责任不明等诸多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要在加强工程投资项目管理与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与控制进行论述。
1.量力而行,限额设计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基本建设中仅次于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最基础工作之一,如何用好宝贵的建设资金,达到物有所值,是企业追求的共同目标。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管理手段,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以期提高投资效益。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要先摸清家底,按照投资估算控制扩初设计,按照扩初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把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此取得最大的投资回报和经济效益。确保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准确性是建设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节约国家和企业基本建设资金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造价的全过程,首先要从源头入手,推行限额设计,加强限额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定,将设计阶段的投资纳入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政府造价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指标限额和用料指标限额。对设计阶段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充分论证,以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实行设计招标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内部保证体系,不但对设计方案的技术性、安全性和功能等进行考核,还要对工程结构方案,工程造价等进行综合考核,促使设计单位拿出最好的设计精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设计人员的好方案应根据其经济价值给予不同方式的奖励。据国际上普遍分析认定,工程建设项目设计费虽占总投资的1%左右,但对工程造价实际影响程度却占75%以上,这说明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2.提高素质,科学管理
设计阶段控制投资估算、概算,建设项目招标发包阶段的预算更是重中之重,我们知道工程造价是工程招投标的核心部分,所谓工程造价系指工程委托人或业主的投资价格,是从买方立场而言的购买建筑产品价格,是基建产品价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工程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应该有其合理的价格,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买方市场居主导地位,招标单位总是以较低的期望价格和较高的质量要求及可能短的工期为出发点发出要约邀请,而投标单位在当前市场供求失衡的情况下,一般都以满足建设方的条件而作出暂时妥协。众所周知,一味压价和不切实际地缩短工期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由于价格问题,施工单位一旦把工程拿到手,没完没了的扯皮就不可避免,堤内损失堤外补屡见不鲜,由于价格低,就在材料设备价格上大做文章,其结果是"豆腐渣"工程不断涌现,不仅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而且还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因此,在工程招投标的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认真把好招标审查关,评标定标关,坚持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上利用市场的合理竞争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并且通过不断培训学习提高标底标书的编制质量和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工程造价各个环节的具体控制说到底还在于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工程造价控制中责任重大,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要不断提高,加强施工过程的全面管理,不仅是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也是确保工程质量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手段。专业技术人员要树立为国家为建设业主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建设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和规定,坚持科学态度,严格执行质量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制,同时要熟悉工程造价有关定额和标准,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管理工具软件,把工作成果和提供的各项数据与维护国家和建设业主与建设者合法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具体做法就是对工程的重要结构部位和隐蔽工程采取质量预检和复检制度,建立完备的隐蔽工程现场签证手续,做好施工日志,记录详细的采样点检测结果、时间、环境、人员等,作为竣工资料的基础资料备案,对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设计变更和签证,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避免工地技术人员只管签证不管算账的问题,并要求有关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为竣工结算提供足够的依据。另外,在工程造价中,材料和设备费占总投资的50%~60%甚至更高,因此,其价格的高低对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对需要建设单位承担价差的主材设备,施工单位要将其用量、进货渠道、时间、价格向建设单位通报,由双方共同制定材料设备进货计划,确定价格,这样有利于双方互相监督,增强核算意识,防止流通环节的不规范交易。
3.建立台帐,严格审查
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对工程项目确定最终的实际造价,由施工单位编制,经建设单位委托有资格的审计事务所进行审查,编制工程决算不仅直接关系到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关系到项目工程造价的实际结果。目前,工程结算中存在一定问题,由于自身利益所在,施工方高估冒算现象比较普遍,而建设单位片面压价,侵犯施工方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何才能有效解决两者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既要有遵守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态度,还应有一套完善的台帐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就要及时记录设计变更和签证,并把工程量的增减,材料的更换等详细记入台帐,及时按有关规定编制补充预算,并按一定程序审批,杜绝了以后的扯皮。工程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动态新规定,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4.结束语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基本建设中仅次于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最基础工作之一,它集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于一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基本建设中,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就是许多工程项目的造价"三超"(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和结算超预算),在宏观上已经形成投资失控以后方采取仰制性政策——压缩基建项目和投资,迫使许多在建工程下马,造成大量的投资浪费。如何用好宝贵的建设资金,达到物有所值,是企业追求的共同目标。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管理手段,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以期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2] 戚安邦《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3] 程鸿群,姬晓辉,陆菊春. 工程造价管理[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 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8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