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建设主体,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问题,本文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从前期准备、主体施工、装修安装等方面阐述建设高层建筑所要采取的管理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 管理措施 质量控制

一、 高层建筑的特点

1、楼层通常在9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

2、建筑规模大,成本高;

3、建筑高,施工技术难度较大;

4、高层建筑施工量大,施工周期较长。

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影响建筑质量管理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人、机、法、料、环"等五项质量保障因素。

1、人的因素

任何形式的管理都离不开人的质量意识,而建筑工程质量更是以人为中心的生产活动而形成的,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建设人员素质的影响,换句话说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和辅助人员是形成建筑工程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2、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同样是主要构成整体工程质量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建筑产品质量的基础,建筑工程中材料使用约占总造价的70%,材料质量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

3、施工机械设备的因素

施工机械反映机械化施工水平高低,是工程产品形成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给工程实体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4、技术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方法使用的正确与否和环境的影响,也直接制约了工程质量管理的实现效果。如施工组织设计的全局性、施工方案的指导性、工艺流程的可行性、组织措施的必要性、检测手段的准确性等,往往很多工程项目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

5、环境因素

(1) 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

(2) 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合格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

(3) 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

(4) 人文环境,如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治安、富裕程度等;

(5) 气候环境,气候环境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气象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三、管理措施

1、工程地质监测

施工方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实际考察,对当地的地址进行勘测取样,确保所获得的地址参数的正性,通过对当地地质的检测从而确定当地基岩的厚度,地下含水层的深度,土层的厚度等,这些参数对高层建筑地基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施工方要派遣专业的地址勘测人员进行勘测,从而确保工程参数的准确性。

2、施工方案的制定

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它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

3、施工原材料的选择

建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材料的质量,在高层建筑中用到了大量的水泥、钢筋、沙石等材料,建筑施工部门中的材料检验人员要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使用的建筑材料符合建筑施工要求,对于使用的原材料要进行抽样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杜绝使用。

4、施工设备的选择

建筑施工进度对建筑质量也有重要影响,通常施工企业会与投资方签订项目验收时间,这就给施工方带来一定的时间压力,所以施工方应当适当选用高效的施工设备来提高工作效率。

5、对施工测量的控制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要把握好施工精度较难,在施工中经常存在着移位或者偏差的现象,要确保建筑的整体高度、长度和宽度满足要求,要做到3线控制,确保垂直度、轴线和标高线的准确。

6、 高层建筑裂缝的处理

通常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强度较高,很容易产生裂缝现象,水泥的热化作用,也会释放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温度变化,由于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作用,往往会产生裂缝现象。裂缝不仅使建筑物的美观受到影响,同时还对建筑物的整体的耐用性产生影响。为了避免产生裂缝,可以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尽量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量,同时可以掺杂适量的缓凝剂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四、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的,而工程项目的建设则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所以,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

质量控制的依据分为共同性依据和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共同性依据是指适用于施工阶段、且与质量管理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条件。专门技术性法规包括各种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定额等,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质质量控制对象制定的各类技术法规性的文件。

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应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生产进行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与控制,即包括事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以及各单项工程及整个工程项目完成后,对建筑施工及安装产品质量的事后控制。

4、质量控制的内容与常用方法

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划分,其质量控制相应的划分为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

(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即对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要求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一方面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另一方面是按质量计划对质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控制,它是整个质量控制的关键。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审查控制;对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的控制;对工程所需的材料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用机械、设备的审查;对施工方法、方案和工艺进行审查;审查与控制施工环境与条件方面的准备工作情况;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下达各部位的质量标准。事前质量预控要求针对质量控制对象的控制目标,活动条件、影响因素进行周密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对策。对进场的材料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的使用,建立管理台账,进行收、发、储、运等环节的技术管理。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对施工过程中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即质量产生过程中各项技术作业活动操作者在相关制度的约束管理下,去完成预定的质量目标。另一方面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还有来自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检查检验以及来自企业外部的工程监理和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等的监控。事中控制虽然包括自控和监控两个环节,但关键还是企业增强质量意识,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充分发挥操作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把坚持质量标准作为根本,从而达到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过程中,事中质量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序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工程质量的预控。确保工序合格,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对于施工过程所完成的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最终产品及其有关方面的质量进行控制,它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处理好既存的质量隐患,避免不合格的工序或产品流入后道工序,并对质量结果进行认真评价、认定;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整改和处理。事后质量控制一般有以下内容:对整个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审核提交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审核提交的竣工图;对于工业建筑还要组织联动试车;整理各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数据及报告;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档案应齐全完整;对于已竣工完成的项目进行认真的总结,及时推广好的先进性方法和经验,认真剖析经验教训,争取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五、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应以提高整体质量管理水平为突破口,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全面质量管理、加强各级人员素质教育、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鼓励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前提下,将项目与企业签订承包合同中的目标责任进行分解落实,把质量管理中的责、权、利细化到各分部、分项工程,有效地将项目质量责任制落到实处。同时,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之源,我相信建筑施工企业良好的质量管理水平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2077.html


    上一篇:监理工程师怎样控制好建筑工程项目进度
    下一篇: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层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