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电子应用评职论文浅谈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实践(2)

发布时间:2014-01-06   |  所属分类:应用电子: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6) 三大指标计算:

  包括配网可靠性分析、网损计算、电压合格率统计。

  3.3 配电子站系统(TCR)配电子站主要采集变电所内RTU和户外各种RTU(FTU、DTU、TTU等)的信息,并进行数据汇集和转发。由于配电子站管理的RTU数量众多(是变电所监控系统的3~5倍),因此配电子站的高可靠性和灵活配置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配电子站的主要功能包括:

  (1) 变电所内RTU数据的汇集和转发。

  (2) 户外RTU(包括FTU、DTU、TTU等)数据的汇集和转发。

  (3) 数据预处理。

  (4) 规约转换。

  (5) 当地维护功能。

  (6) 自我诊断功能。

  3.4 配电终端设备遥控终端单元RTU分布于复杂的配电网上且数目众多,运行环境恶劣,因此要求产品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免维护的特点。遥控终端单元TOSDAC-D21P11具有智能化故障查寻、就地隔离功能,并带有远方通信功能。TOSDAC-D21P11产品设计严谨,工业化程度高,结构具有全免维护特点,采用全密封镀金航空接插头,性能优越。

  3.5 系统通信

  系统通信采用以光纤通信为主,双绞线通信和载波通信为辅的模式。配电子站及主站之间的信息传送量大,对通信速率要求较高,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传输速率高、可靠性强的特点,同时光纤双环网还具有"自愈"功能,因此配电系统自动化的主干通信通道全部设计为光纤通信;子站与终端通讯数据量相对较少,根据现场架设场地和设备实际,设计为光纤与双绞线混合模式,部分处于城区边缘、需架设线路较长且下步无商业化运营的需要,则采用配电载波的形式。

  4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目标

  (1) 完成适用于开闭所DTU、柱上开关FTU及部分配变TTU的功能,监视配电设备运行工况,准确及时发现缺陷,减少人员的现场操作,提高配网安全运行水平。

  (2) 优化网络运行方式,提高设备利用程度。,减少备用容量,降低电网建设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实施分区线损考核,减少电能损失,提高运行经济性和企业经济效益。

  (3) 提供业扩工程辅助设计,实现各类统计报表的自动生成,提高工作效率。

  (4) 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加快业扩报装速度,缩短故障抢修时间,为用电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5) 初步建立起主站系统基本的软硬件系统平台和配电子站系统,为系统的扩展留有余地。

  (6) 在现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构建满足配电系统需要的ATM通信网络,同时为以后参与社会化信息服务打下基础。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ingyongdianzilw/7019.html


上一篇:测量勘察评职论文简述水利工程中渠道测量步骤
下一篇:应用电子论文发表浅论配网线路在线检测方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