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医疗设备维修常见检查方法

发布时间:2020-06-01   |  所属分类:医学校验: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医疗设备维修检查是现代医疗机构管理的核心,有效且精准分析、鉴别设备故障,做好故障维修,不仅可确保医疗设备稳定运行,增强其效能,还可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损耗,维护医院整体效益。对此,笔者通过对医疗设备现存故障的思考,探讨设备维修期间常见检查方法,以供借鉴。

医疗设备维修常见检查方法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故障;常见检查方法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医疗设备作为疾病诊断、诊断中必备器械,即做好设备故障维修、日常维护检查是极为必要的。即在医疗设备维修检查期间,应做好理论、实践间的融合,此项工作既是对医疗机构专业素质水平的直观体现,更是增强医务人员使命感及责任感的有效举措。但在具体操作期间,因诸多因素和条件的限制,使医疗设备维修检查难以落实到位,更谈不上对患者的服务[1]。综述如下:

  1对医疗设备的思考

  医疗设备是通过单独、组合等方式用于人体健康状况测量的设备、器具或软件,可起到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损伤和残疾诊断、治疗及监护效果;解剖和生理研究、调节的效果。可依据原理的不同,将医疗设备划分为诊断设备类、治疗设备类、辅助设备类。

  2医疗设备运行期间常见故障

  (1)日常使用故障。多是因操作人员操作不到位、技术不熟练等因素导致,特别是在岗位责任心缺失的前提下,难以按照规定完成医疗设备保养、维修等工作,引起故障。例如:部分医务人员为减少工作量,未对X线设备予以预热处理,开启后立即进行扫描或照相,不仅会加速灯丝中断,还会缩短球管使用时间。该行为虽不是医疗设备自身故障,但若次数相对频繁,也会引起设备运行故障。

  (2)电路故障。①断路。是因电流被切断引起的设备故障,如电路焊点脱落,使连接线出现断开现象,引起电源信号中断。②短路。由于主控电路电源线、地线间的接触,导致控制信号线及地线衔接,诱发短路故障。例如:若存在电路板绝缘层损坏,则会诱发地线、连接线的接触,较轻时表现为保险丝熔断,较重时表现为设备烧毁。③元器件老化。部分元器件出现磨损、长时间超负荷运行,使之出现不同程度老化和磨损现象,若未及时更换,则会诱发设备故障。④软故障。医疗设备运行期间,多面临“死机”状况,可在关机后重启、重新安装软件后修复。

  (3)机械故障。①机械转动卡死或受阻,是因设备长时间不运行,使部分部件出现灰尘、生锈等现象,个别情况下是因杂物掉入引起。②机械精度变化,由于部分零部件长时间运行,出现不同程度磨损,最终导致机械精度变化。③机件断裂和松动。前者是因设备间、机件间相互膨胀导致,后者是因部件长期受力导致。④管道破裂受阻,是因管道老化、管道杂物堵塞导致[2]。

  3医疗设备维修期间常见检查方法

  3.1设备检查

  常规情况下,医疗设备于出厂前均配备2版使用说明书,即中英文对照版本。在实际使用前,医务人员应对医疗设备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予以全方位掌握,再依据使用说明书规范执行相关操作,但部分设备需自行组装,但也应依据规定流程予以安装。待医疗设备安装完毕时,开展设备检测及调试工作,鉴别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是否存在异常声响、是否晃动,一旦表现为上述故障,应立即对设备予以详细检查,评估是否存在安装不合理的状况,再依据检测结果明确数据异常诱因,以便精准把控设备故障点,而该项操作也是医疗设备维修期间不容忽视的部分[3]。

  3.2电路检查

  医疗设备维修检查操作中,电路检查的重要性仅次于设备整体检查。若医疗设备表现为不工作,则应预先评估设备供电状况,鉴别是否为电源短路、接触不良等;若表现为突然断电,应立即对患者情绪予以安抚,于第一时间切断电源,预防电源线路烧毁。除上述检查外,电路检查和自身内部电源故障状况评估密不可分,即借助专业仪器工具的使用,检查元器件是否表现为变形和烧焦、保险丝是否表现为熔断现象。但在医疗设备电路检查期间,应在排除短路故障后方可重启电源,预防设备二次损毁[4]。

  3.3零部件检查

  引起医疗设备故障的诱因相对较多,常见零部件损毁故障,即表现为设备故障,应做好零部件的检查工作。但在零部件检查期间,应对以下事项予以注意:(1)鉴别零部件是否老化。对于医疗机构来讲,部分医疗设备使用率尤为频繁,而这也会引起零部件损耗,存在提前老化状况,不仅会丧失自身原有“活力”、“动力”,还会诱发医疗设备运行故障。(2)鉴别零部件是否松动。医疗设备在日常工作、安装过程中,多面临零部件松动现象,若未及时解决此现象,必将会对设备运行造成影响。(3)鉴别零部件是否是受潮。因室内温湿度、工作环境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导致部分零部件易吸收潮湿空气,继而出现腐蚀和变形的状况。

  3.4日常养护

  日常养护,也是医疗设备维修检查中不容忽视的重点。具体可从以下3方面入手:①合理调整医疗设备工作时间,定期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零部件受潮、老化和松动状况,及时更换,保证设备稳定工作。②详细检查医疗设备灵敏度、数据参数,以技术人员仪器配合为前提,评估医疗设备是否表现为频率和电波异常,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③按时做好设备拆洗、维修等操作,但应由专业人员、厂家指定人员协助完成,否则会因设备内部结构熟悉不到位,出现零部件损毁现象,若为大型医疗设备,可适当延长拆洗维修时间,1年约为2次[5]。

  4结语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维修检查工作的施行和医务人员工作状态、设备结构掌握程度密不可分。为更好达到设备故障检修的目的,则应鼓励医务人员全方位熟悉医疗设备故障类型和检查方式,使之可在凸显医疗设备优势的前提下,为医生诊断及患者康复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吴芝芝,吴枕戈.基于B/S架构的医疗设备维修系统应用及其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分析[J/OL].中国医学装备,2019(08):98-101.

  [2]田亮,强蛟龙.溯源性信息数据分析对差异性医疗设备维修后管理效果的对比研究[J/OL].中国医学装备,2019(08):112-115.

  [3]曾秀秀.探究医疗设备维修的常见检查方法[J].低碳世界,2019,9(05):331-332.

  [4]朱源.浅析医疗设备维修的常见检查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6):32.

  [5]黄志光.医疗设备维修的常见检查方法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34):55.

  作者:袁曌瑞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ixuexiaoyanlw/21671.html


    上一篇:中医药计算机公共课翻转课堂学习模式
    下一篇:全息影像技术在肾门部肿瘤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