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农作物高产的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9-01-04   |  所属分类:作物生产: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农作物高产的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农作物产品的技术培养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农作物高产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农作物;农作物栽培;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高产技术是我国农业科研重点研究的问题,在分析农作物高产问题时,首先要分析农作物的属性,提高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1农作物生长影响因素

  1.1播种的时间点

  恰当的播种时间能够加速种子的发芽生长,还可以增强农作物幼苗对病虫害和不利气候条件的抵抗能力。农作物播种过早,土壤的温度和水分不是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条件,会造成农作物发芽率低;播种过晚,农作物整个生长周期受气候的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产量降低,所以要合理控制播种时间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2种植密度

  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保证土地养分含量的情况下,控制好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合理充分地利用土壤条件,能够使农作物高产。农作物种植并不是越密产量越高,相反种植密度较高的试验田,会出现土壤养分不足、光照不充足的情况,最终影响产量;而如果种植密度相对稀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壤的浪费,无法实现农作物产量的最大化。所以要控制种植密度在合理范围内,达到最高产量。

  1.3田间管理

  农作物种植后,要进行松土、除草、施肥灌溉等一系列田间管理操作。目的在于使土壤始终处于最好的条件下,为农作物提供足够的养分,为高产打好基础。松土过度容易降低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灌溉过度容易导致农作物根茎腐烂,施肥过度会导致出现烧苗现象。通过长期大量的实践研究,能找到农作物对于田间管理的最适情况,给广大农民朋友创造高产提供参考[1]。

  2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针对上述的农作物生长影响因素,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总结出数据性的参考意见,最终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使用。

  2.1合理套种技术

  农作物的产量受到外界的条件影响很大,尤其是土壤条件和光合作用。所以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土壤条件,还能避免出现种植密度过大的情况,在分析各农作物的属性之后,得出了合理套种技术。玉米需要大量的氮元素,大豆的根茎含有大量的氮元素,玉米需要充足的光照,而大豆对光照的要求相对较低。所以提出玉米和大豆合理套种的技术。通过二者对土壤吸收不同营养成分的属性,以及其对光照要求不同的属性进行合理套种。在土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实现土壤经济利益的最大化[2]。

  2.2立体种植技术

  由于我国土地面积有限,科研人员在充分利用光照和氧气的情况下,研究出了立体种植技术。充分利用空间来进行种植,能够合理利用太阳光和氧气,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其实立体种植技术与农作物套种技术区别不大,只是在利用光照和土地上更加充分。通常在苹果树下种植其他植株相对较矮的农作物。还有就是如今推广较为广泛的农业大棚,为了在有限的大棚中产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会通过搭建台架或棚架来实现大棚内空间的合理利用,实现农作物利益的最大化。立体种植技术对于缓解我国耕地面积紧张的现状,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3提高田间管理操作水平

  针对田间管理的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耕作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最终能够根据土壤条件,总结出适宜农作物的氧气浓度、施肥浓度、农药喷洒浓度等,给农作物创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最终能够实现农作物高产。例如,通过经验和数据总结,得出田间管理疏松土壤的操作频率,保证农作物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土壤疏松,为农作物根茎提供足够的氧气。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不一定只利用农药,还可以通过引入害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的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药对于农作物的影响,在保证高产的情况下,生产出更健康的农作物。

  3小结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大,而针对农作物不能长期依靠进口,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满足我国的粮食需求。所以分析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实现产量的最大化。希望农业科学家和农业工作者能够积极地深入研究,探索更多的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栽培技术,为我国的农业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战光华,李逢珍.浅谈玉米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对策[J].河南农业,2013(3)

  [2]赵致,张荣达,吴盛黎.浅谈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5)

  作者:贾王林 单位: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uowushengchanlw/19925.html


    上一篇:花椒苗木生产椒芽的技术探析
    下一篇:粮食检验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