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农业职称论文发表农产品流通的现状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作物生产: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农产品流通是指农产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经济过程,主要由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运作环节组成,并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农产品保值、增值和组织目标。农产品流通是连接农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农产品流通体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加快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提出了建议,最后预测了农产品流通的前景。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宏观调控,品牌

  一、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分析

  通过这些年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我国城乡农产品集市贸易寻求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方式和市场功能多样化,不仅有零售、现货交易,而且有批发远期交易,建立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外贸市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国有、集体和民营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从事农产品经营的格局,统一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基本形成。现阶段农产品的流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占有重要地位

  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最重要的环节。农产品批发市场把多种流通渠道连接在一起形成网络,贯通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关系,便利了农商结合、内外贸衔接。批发市场作为大范围、大批量农产品的集散中心,竞价成交产生的农产品价格,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购销提供信息和基准价格。

  (二)集市贸易是消费者获取农产品的主要场所

  通过城乡的农贸市场购买消费品是我国城乡居民取得农产品的最主要途径。近年迅速发展的超市、连锁店农产品营销表明了农产品今后流通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在中等以下城市还刚刚开始,在大中城市还未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三)农民个体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力量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后,国有和集体商业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大批种养大户、个体运输户以及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组织,农民个体是其中主要成分,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力量。

  (四)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以自然形态为主

  我国的农产品运输和销售一般是保持其收获时的原有状态,清洗、分级、包装和预加工等处理措施较少采用,即使有也只是为了方便运输、减少损耗进行的粗包装。

  二、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薄弱,流通成本高

  我国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各类设施不配套,设备陈旧落后。大多数农产品市场的建筑仍然很简陋,大棚式市场、露天市场也不少,检测、储存设备少。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所需要的冷链仓储与物流设施严重缺乏,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物流损耗大,流通成本高。据估计,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左右,鲜活农产品甚至高达6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则在10%左右。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农产品在储运过程中大量腐烂和损耗。

  (二)农产品价格普遍处于低位,农业生产循环不畅

  农产品生产由于几年的连续丰收,价格不断下跌,其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品种之多,价格之低,库存压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一些主要农畜产品,将在相对过剩和市场供求形势变化及相关政策影响下增减,但总体趋势是增少减多,从以数量为主,逐步向数量和质量并重的方向调整和转变。

  这种\"低水平过剩\"与\"卖难\"的原因既有产品及品种结构的不合理,也有生产与消费的不衔接,而更为深层的原因是市场狭小,从国际市场看,我国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从国内市场看,70%的农民生产,30% 市民消费,市场容量有限。因此,如果现有农产品流通体制不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矛盾不消除,农产品过剩和卖难的问题就难以根本解决,农业生产必然循环不畅。

  (三)流通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低

  农民作为市场流通主体,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只是人数的增多,是以个体而不是以经济组织的形式参与农村市场活动,仍然是商品经济欠发达阶段的一种自由、原始竞争的市场主体,现代流通网络尚未全面形成,现代经营业态尚未广泛运用,传统经营网络和经营业态、经营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四)农产品品牌打造和标准化建设滞后

  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对产品的品质缺乏有效的分析和科学的鉴定,原产地和品牌的打造严重滞后,加之宣传和营销没有跟上,结果是\"酒好也怕巷子深\"。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不仅仅是产能,而是市场拓展。

  (五)缺乏健全、快捷、灵敏、安全和可靠的信息服务

  虽然当前涉农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但主要问题是网络在乡、村出现断层,再加上农村的信息队伍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不能有效的进行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发布工作,发布的产品市场信息时效性差,信息质量低,无法真正起到市场信息的指导服务功能,使农民获取信息难度加大,成本加高,效果降低。而且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对信息的识别的分析能力较弱,生产决策的盲目性也比较大。虽然我国目前通过\"企业+农户\"这种产业化模式来带动农民,指导农民生产,但一些龙头企业也缺乏充分的市场信息,因而造成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脱节,致使产品积压损耗现象严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uowushengchanlw/5205.html


上一篇:浅谈贮木场的木材检验工作
下一篇:如何应对沙棘木蠹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