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格工程绿化苗木移植培育技术(2)
(2)轮生枝不明显常绿乔木类苗木培育。树种有桧柏、侧柏、龙柏、铅笔柏、雪松等。1年生播种苗或扦插苗可留床养1年(侧柏等也可不留床);第三年移植行株距60 cm×60 cm;第六年进行第二次移植,行株距定为150 cm×130 cm;7~8培育成年高可达3.5~4.0m的大苗。在培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剪除与主干竞争的枝梢,或摘去竞争枝的生长点,培育单干苗,同时还要加强肥水管理, 防治病虫草害。
2.2 落叶灌木类培育技术
(1)主干灌木类培育技术。此类苗木培育的规格要求是:具有一定主干高度60~80 cm。主要树种有各种碧桃、榆叶梅、梅花、樱花、樱桃、紫叶李、海棠、石榴等。观花小乔木类,多采用中干式1.5~2 m、低干式0.5~1 m。在移植养干时,于0.5~2 m间定干,翌春发芽后,按开心形或自然开心形修整树冠, 培养成具有 5~10个侧枝的圆头形树冠。定干部位直径3~5 cm,冠形丰满匀称,根系强大。花灌木的花果应及时剪去。在第一年培育过程中,可在苗长至80~100 cm时摘心定干,留20 cm整形带,促生分枝,增加干粗。整形带中多余的萌芽和整形带以下的萌芽全部清除;第二年可按 60 cm×50 cm行株距移植, 注意除萌芽和肥水管理; 第三年速长 1 年; 第四年可隔行去行隔株移出一株, 再培养 1~2 年即可养成定干粗 3~5 cm大苗。
(2)丛生灌木类培育。此类的规格要求为每丛分枝3~7枝,枝粗1.5cm以上,具有丰满冠丛和须根系。主要树种有丁香、连翘、紫荆、紫薇、迎春、蔷薇、 木槿等。播种和扦插苗一般第二年应留床保养1年,第三年以60 cm×50 cm行株距定植。分株苗直接以60 cm×50 cm行株距移植。在培育过程中每丛所留主枝数量不可太多,否则易造成主枝过细,达不到应有粗度。多余的丛生枝从基部全部清除掉。丛生灌木一般冠幅1.2~1.5 m即可。
三、结束语
在绿化苗木移植培育中,栽后的科学管理是保证树木移植成活的关键。人们常说:\"三分种,七分养\" 。其包括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养护,根据树种不同的生长特性和特定要求,及时采取修剪、浇水、中耕除草、营养液的补充、病虫害防治、树体遮荫、搭设风障、 支撑树干、地上部分喷雾加湿降温、草绳和塑料薄膜包扎越冬渡夏保护等园艺技术措施。二是管理,如苗圃地的清除杂草、保洁,树形、树势培养等园务管理工作。因此我们在绿化苗木移植后,还要十分注意管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移植培育的成活率和美观。
参考文献
【1】李秀文、张全锋、李志平、梁国云. 大规格苗木培育技术要点[J]. 河北林业科技,2002年8月,第4期.
【2】韩涛、李忠虎、何建平. 大规格工程绿化苗木培育技术的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2005(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uowushengchanlw/52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