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前沿:研究生未毕业刀捅导师儿子获刑6年称不后悔

发布时间:2013-12-23  | 浏览:

  因怨恨导师不让其通过硕士毕业,30岁的宋培放弃工作和女友,走上一条偏执的复仇之路,趁导师儿子参加高考期间,他拿起匕首插进无辜的孩子身上。他说清楚自己的行为是恶劣的,但只是忏悔,不感到后悔。昨日,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对宋培案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伤害罪判其有期徒刑6年6个月。宋培认为量刑过重,提起上诉。

  高考当日考生突遭伤害

  今年6月8日12时许,位于广州荔湾区鹤翔路的真光中学校门人流涌动,考生们刚刚结束上午的高考综合科考试。19岁的考生小严从校门走出来,准备到对面的士多店买东西。

  突然,一名青年男子手持一把匕首出现在小严身后,动作利索地用匕首捅进小严后腰。整个刀刃都刺入体内。作案男子行凶得逞后,很快就消失在人流之中。

  被刺伤的小严一开始感觉腰间刺痛,还以为是同学开玩笑在推搡他。一旁的人看到他被刺的情景,吓得赶紧提醒他:“你腰部流血了!”由于匕首插入腰部太深,小严忍痛没有把它拔出来,其后被120救护车送到附近的广钢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小严右肾破裂,其损伤程度属重伤。

  凶手竟然是导师的学生

  案发后,荔湾区警方全力开展侦查工作,通过调取视频监控录像及走访群众,很快锁定一名30岁的犯罪嫌疑人。后来得知,此人名叫宋培,湖南人。警方派出民警赶赴嫌疑人的老家,做其家属的思想工作。6月11日,宋培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宋培因其研究生毕业问题对其导师严某(小严的父亲)产生怨恨,为了报复导师严某,于是趁其儿子小严高考时,伤害了小严。

  据了解,伤者小严的父亲严某原是湖南省某医学院的教授,而宋培则是其带过的一名研究生。严某认为宋培的成绩一般,没有达到毕业标准。本应2007年硕士毕业的宋培至今仍没能通过考核,于是产生仇恨心理,多年来屡次通过发短信等方式,扬言报复已经到广州工作的导师严某及其家人。

  宋培:“我的心胸不开阔”

  记者了解到,宋培今年30岁,出生于湖南省衡东县,攻读药理学硕士学位,案发前在广州某家医药公司任职。据称当时他为了报复导师,放弃了工作和女友,一心寻机“复仇”。

  在最后的陈述中,宋培表示,被害人伤情鉴定结果是重伤,“但结果也不是特别的严重”,“我的行为确实恶劣,但法院量刑6年6个月可能是稍微偏重了一点。”他的情绪开始有些激动,话语有时断断续续。“当然我的行为是不对的,我自己也认罪,也忏悔。也许动机是什么不重要,但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安分的人,为什么会走上犯罪道路?很大原因是被逼的!”

  “当然我的心胸也不是很开阔……不管上诉的结果怎样,我还是会上诉的。当然,我也要忏悔,好好接受改造。”

  教育教学职称论文范文:

  发挥'以德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摘要:道德教育的实践特征以及道德发展的意义,是道德教育通过实践而实现的一种教育。当代教育学理论已经提出德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的基本观点是德育实践活动;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德育人"。

  关键词:培养学生 思想 道德 素质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对教育和人才培养内在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我国几十年来教育教学发展状况做出的科学决定。道德教育的实践特征以及道德发展的意义,是道德教育通过实践而实现的一种教育。当代教育学理论已经提出德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的基本观点是——德育实践活动;德育的根本任务是—— "以德育人"。从学校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德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所应具备的良好思想品德素质,是培养学生具有既符合社会要求、又适应时展的综合素质。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这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重点问题。同时,作为学校德育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我校培养学生德育与实践能力方面简述如下:

  一、道德实践是检验学生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

  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重要的实践能力就是为人处事、与人共事、和睦相处的人际交往能力。做人的学问有千千万,人际交往的原则也有很多,但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情操、谦逊的品格。一个品质低劣的人,其方法、技能再熟练、再高明,也是很难长久立足于社会的。中国有句俗话"要做事,先做人",可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人的最重要的实践能力。学校德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人处事的道理和原则,而且要通过各种德育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处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article/6949.html


上一篇:“全球首个社交网络通讯社”昨日被新闻集团收购
下一篇:TD之父:江湖再无李世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