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评聘结合”能评正高

发布时间:2018-11-14  | 浏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26日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表示,2014年将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重新设置并提升职称等级,中小学教师也能评上正高级职称。即对应高校科研单位的教授、研究员级别。记者昨日从广州市人社局获悉,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试点城市,已开展试点,首批评出的正高级职称中小学教师已上报省教育厅审批。

 

  中小学正高级相当于教授

  我国现行的中学和小学教师最高的职称只是副高级职称。2009年我国启动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这项改革将原来各自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最大特点就是提升了职称的等级,设置了正高级职称。

  新的职称等级,设置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其中,正高级即对应高校科研单位的教授、研究员级别。

  记者了解到,中学、小学职称序列“二合一”受到教师队伍特别是小学教师的欢迎。此前,小学教师高级职称难评是个“老大难”问题。

  广州5教师获推正高级教师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广东省选取了深圳、广州、佛山三个城市作为试点。广州市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在进行,目前处于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阶段。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制定全面推开的具体方案,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的评审权在广东省,由广州市负责推荐。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全省首批共有60个名额,目前已经评出了17人,其中广州有5人。

  职称不再只是“有名无实”

  另外,改革后教师职称将采取“评聘结合”的方式,不再出现目前“高评低聘”的状况,评上的职称不会因学校未聘任而成为“空头支票”。

  记者了解到,广州现行的评聘分开制度为:教师可以申报评定职称资格,但学校要视岗位情况聘任。有的教师虽具有高级教师资格,但若学校在这个学科已没有高级教师的岗位了,老师只能“受委屈”。

  全面实施“评聘结合”后,学校将视岗位数量来评聘老师。即有几个高级教师的岗位,学校就评聘几个。
 

  教育评职论文发表范文:

  文学教育职称论文发表浅谈俄罗斯文学在美国

  英语教育职称论文发表浅谈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教育评职论文范文浅谈文化认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article/6986.html


    上一篇:李嘉诚高卖低买曲线抄底韩国楼市
    下一篇:虚拟运营商的新年盘算:迪信通或借机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