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
当马航上一次飞机失事还没有完全从人们的印象中抹去的时候,噩耗再次传来,北京时间2014年7月17日晚间,马航MH17航班在乌克兰和俄罗斯边境处被击落,机上278人全部遇难。让人震惊的,除了马航的航班是受到导弹攻击而坠落外,更为震惊的是,历史竟是如此的相似,又是可怜的马航碰上了这等磨难。对于一个航空公司而言,安全是最大的品牌和信誉,就像飞行员的飞行能力是以安全飞行多少小时为标准一样,一旦出现了哪怕是一次的飞行事故,对马航的飞行品牌和安全都将是最严峻的考验,何况是在旧伤口还没有愈合的时候又撒了一把新盐。
笔者并不是对马航的遭遇表示出多么的同情,而是进一步思考在这么严峻的公关形式下,马航到底需要采用怎样明智的方式来弥合不断受伤的伤口,而且是旧病复发。其实,早在上次马航失事之后,马航的公关危机就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不论之前的安全工作做得如何到位,国际航空界对马航安全上的工作已经打了个折扣。网站airlineratings.com失事后公布了全球10大最安全航空公司排行榜,澳洲航空(qantas,简称“澳航”)高居榜首,而发生客机失联事件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则没有排进前十位,和之前的排名有较大的差距。
对于航空失事而言,首先需要找到的是失事的黑匣子,也就是记录了航空通信信息的设备,据此黑瞎子,才能进一步推断飞行员在失事前的各种通信联系以及受到的各种干扰,并最终确定失事的原因,给外界一个交代。
不幸的是,笔者这里有有一点小小同情马航,这两次失事,其实除了安全上的漏洞外,更有牵扯进复杂的国内和国际政治外交局势的因素,一旦进入了政治和军事领域,一个简单的民事上的飞机失事,也就成为了悬而未决的政治和机密,反正就是不给你最后的答案,以时间换取空间。上次马航MH370失事事件,最开始马航和马方政府并没有公开一切信息,后来有消息论证说这是涉及到马方国内的政局,因此有必要截留部分信息。最后的结果是,在长时间的延迟公布后,既错过了最佳的搜救时期,也让马航失事蒙上了政治纠纷的阴影,从民事上升到了政治,你看,虽然失事区域周边国家都参与了海上搜救,但就是杳无音信,毫无结果,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至于前天的马航在乌克兰和俄罗斯边境的失事,则更为扑朔迷离,竟然是被导弹击中的,要知道世界各国军方一般遵循的国际准则是不能擅自对民用航空进行军事进攻的,况且这个还是在乌克兰和俄罗斯这个比较敏感的军事地带,前段时间乌克兰已经因为克里米亚半岛问题和俄罗斯闹得不可开交,差点差枪走火,在这么短的时间,双方怎么会用在边境交界地区袭击民航飞机,莫非是有军事安全上的威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任何一方都不会这么不理性,不理智。剩下来,目前嫌疑最大也就剩下乌克兰的亲俄武装了,但是在30000英尺以上的巡航高度,东乌的亲俄武装能够具备成套的高空导弹系统还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马航,只能说你再次的不幸了,第一次的失事时间还没有给出公众合理的解释,而马上又发生了更复杂难以理清思绪的乌俄边境马航被袭事件,这对马航就是一个落井下石,阴天霹雳。相信马航也在瞬间被振傻了,之后才意识到派了40人组成的调查团去乌克兰调查具体情况。
但是,毫不讳言,此次的调查难度不会比上次容易,然而会更困难,因为这次的失事事件涉及到乌克兰、俄罗斯、亲俄武装等三方以及马来西亚政府,还包括马航自己的安全问题,在多种复杂的条件和猜测中,由于从简单的民事安全行为上升到了国家安全行为,马航失事背后的真想也就越难以被发现,很有可能最后的结果就是和上次一样,哪一方都不承认自己的责任,最后只有马航自己来吃哑巴亏。
这样一来,如果马航接连在2次重大的安全事故中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也就基本意味着马航在国际航空界中的“拉黑”和“臭名昭著”了,对于航空而言,更多的是安全,不论你在过程中做出了怎样的安全流程和事项安排,一旦出现安全问题,那就是一锤子的“买卖”,因为,生命无价。
核心职称论文发表范文:机械论文发表化工机械设备状态的诊断。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article/77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