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传统行业大佬会恐惧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4-09-01  | 浏览:

  传统行业的大佬明显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反互联网者,一派是互联网簇拥者。反互联网者的阵营又可以分为保守派和温和派。这其中的保守派对互联网始终抱着质疑、甚至仇视的态度,不时发布各种互联网带给实体经济的负面消息,完全无视互联网带给传统行业的正面影响,它们的典型言论就是互联网扰乱了原有的价格体系,造成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引发大量失业。

  而温和派则相对进步很多,他们认可互联网带给传统行业的冲击,但对互联网的影响深度意识不足,因此缺少实际行动去对自己的业务模式进行深层次变革。他们的典型观点是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互联网不可能颠覆传统产业的核心价值,也没办法取代产品的创新和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

  而另一派互联网簇拥者对互联网的认识已经很深刻,这一派的典型观点是把互联网比喻成水电煤,它对传统行业的影响是革命性颠覆性的,绝不止工具这么简单,这一派的部分先锋者不单在意识上超前,还付诸于行动,在向互联网的转型中率先抢占了行业先机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们对比就会发现这一批反互联网者基本上都是所在行业的垄断者或翘楚,属于传统经济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受益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各种特殊政策和发展机遇,有些垄断企业甚至打着支持民族企业发展的旗号在政府采购等方面得到了不少好处,试问这些企业又有多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他们害怕互联网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还没学会如何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游泳,笨重的身躯及僵化的管理体制使得他们转型极其艰难,表面上看他们是在呼吁大家别迷信互联网,实际上是害怕其他企业转型太快,把他们给拉下了。现在突然有这么一帮门外的野蛮人跨界颠覆他们,心理一下子接受不了。

  而那些对互联网怀有敬畏之心不断寻求变革的传统大佬如张近东、王健林往往是出现在传统零售渠道业等最容易被互联网颠覆改造的行业里,它们作为连接品牌商和消费者的沟通媒介,如果不能为品牌商和消费者创造新的价值,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在互联网大潮中被其中一方抛弃从而引发其业态的崩溃,所以他们对互联网的敏感程度要远高于其他行业。

  认为互联网不能代替产品创新、不能代替技术研发、不能解决供应链管理等观点的人是对互联网的认识太浅薄,只是把互联网当成了营销渠道。今天的中国互联网网民已经高达7亿多人,企业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人,当所有国民都成为互联网网民时,又有什么是不可以通过互联网解决的呢?未来的产品创新、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等都应该围绕互联网去架构。

  那么,互联网会搞垮实体经济吗?老兵认为,互联网是传统经济的升级和再造,实际上今天做网商的很大一部分人就是原来那批做传统渠道的人,他们只不过是把产品从线下门店搬到了线上,给自己增加了接触客户的机会。互联网不单不会搞垮实体经济,反而会延伸产业的发展边界。而未来根本就不存在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之分,未来不可能有独立存在的实体经济,所有的经济模型都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构建的,只有依托互联网为母版的经济才能生存,我们可以称之为互联网化经济。

  今天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不是你想不想往互联网转型的问题,而是你的用户已经不在你的原有渠道体系了,用原来的旧思维旧方式你都找不到用户了,倒逼你转型的不是互联网,而是你的用户。老兵曾经在给中大一期EMBA班的学员做培训时提到,如果把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传播渠道比喻成空军,把原有的卖场、商超等传统经销渠道比喻成陆军,把用户比喻敌人的话,今天的中国传统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空军和陆军不够强大,而是敌人找不到了。敌人都跑哪里去了呢?没错,敌人都跑大海了,大海就是那无边界的互联网,范围这么大,你不转变作战方式怎么找到敌人?

  最后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互联网既不止是工具,也不仅仅是水电煤,它就是人类未来的空气,它比水电煤更重要更不可替代。跟蒸汽机、电力、电脑一样,互联网是人类文明的新基石,它带给人类社会的想象空间将超越以往任何一项发明成果。它的能量之大,就像黑洞一样制造了巨大的引力场,卷入其中的行业越来越多,任何行业最终都将无法逃逸。正如科学家还不清楚黑洞内部的运行原理是怎样的,我们同样不知道互联网会在哪个时间点哪个层级对其它行业进行大清洗,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所有的行业创新一定是基于互联网作为底层应用的创新。

  网络科技评职论文发表范文:软件开发期刊发表简述软件设计中实时软件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article/7984.html


    上一篇:中秋、教师双节优惠!
    下一篇:“滕百万”婚姻为什么总不被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