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期刊论文发表网用手风琴演奏舞曲类作品(2)

发布时间:2015-04-03   |  所属分类:表演: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约翰·施特劳斯的《闲聊波尔卡》写于1858年,原为管弦乐曲,后被改编为手风琴曲。作品采用回旋曲式,降A 大调,2/4拍,快板。乐曲前三小节为引子, 接着跳跃性主题出现,这一主题旋律用倚音构成,轻巧且略带有诙谐,生动而逼真的刻画出了一群叽叽喳喳、喋喋不休的快乐妇女的形象。之后以这一主题旋律为主用加入倚音、波音、颤音等变化辅助音的手法来展开,惟妙惟肖的描绘出妇女们快乐的说话声。最后,乐曲在欢快幽默的气氛中结束。在演奏时, 连音、断音、装饰音等要通过不同的触键方法来完成。

  四、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Minuet)源于一种法国古老的民间舞曲———土风舞,17 世纪(约1650 年)流入宫廷,逐步变得速度徐缓、风格典雅,逐渐盛行于贵族社会。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三拍子, 中庸速度, 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 风格典雅优美。19世纪初,小步舞曲构成交响曲奏鸣套曲的第三乐章,后又被谐谑曲所代替。十七、十八世纪常用于古钢琴组曲和管弦乐套曲中,作为一个乐章(常为第三乐章),也可作为单独的器乐曲。其结构为复三部曲式,中段常用三个声部写成,故称“三声部中段”, 沿习至今。小步舞曲的特点是:旋律流畅、娇媚,伴奏清晰,速度从容,具有典雅、大方的气质。音乐大师莫扎特、贝多芬等都写过很多首小步舞曲,并流传至今。在现代手风琴曲中,小步舞曲被列入练习的行列。小步舞曲看起来简单, 但要把各个旋律声部完美的表现出来却是不易。这类音乐作品的旋律是互相叠置进行发展的,每个声部都要求能够清晰、独立的进行,不能互相干扰。但在手风琴上左右手要共同使用一个风箱, 这就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障碍。首先, 我们要以不破坏乐句的旋律线条为原则;其次,在新材料,新段落的开始处可以换风箱;第三,风箱的转换要迅速而不留痕迹, 且不能在某个音上换风箱; 第四,某些较长的乐句应尽量使用一个长风箱,中间不可换风箱。在触键上,力量要下到指尖,触键到底。

  除以上介绍的几种舞曲外,还有很多其他舞曲,如加沃特、玛祖卡、恰空、哈巴涅拉等,每种舞曲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自身特点,需要不同的技巧和方法来演奏。我们在演奏时除了要注意提高各种技术技巧外, 还要提高自身修养, 审美情趣,从各方面增强自己的个人修养和艺术感悟力,把乐谱上的符号转化为充满生命和活力的音响,不断提高演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使手风琴在艺术的殿堂里展示出巨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Friedrich+Lips.《The+Art+Of+Bayan9 Playing》.Musikverlag9Ulrich9 Schmulling, Deutschland,1991。

  [2]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年版.

  [3]陈一鸣.《手风琴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4]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5]蔡良玉著.西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biaoyanlw/13903.html


上一篇:可靠的论文网站艺术表演中调音的作用
下一篇:价格歌曲演唱中意境情感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