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论文范文浅论多民族混合社区建设模式(3)
3.4 城市规划的价值取向
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城市化过程中将会面临多种社会矛盾。新疆的城市化路径与内地不同,要考虑民族问题,因此,城市规划的目标应该为社会提供更为公平的空间资源,培育促进各民族、各收入阶层社会群体交往的社会空间。让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大多数人共享。
4. 国际经验的借鉴
在促进各民族融合方面,西方国家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4.1 美国:由种族隔离政策到主动改变
美国早期实行种族隔离政策,但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利益侵害和社会问题,
该情况迫使美国采取纠正措施,1968年颁布《公平住房法》,是联邦政府“全面致力于消除住房歧视的唯一的政府法令”,其宗旨是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为全美国人提供体面的住房。实施后隔离指数大幅下降,种族融合趋势加强;郊区化水平加快,黑人与白人融合程度有所提高;混合居住区增多,黑人与白人交流加强。
4.2 新加坡:政府主导,积极推进民族融合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社会,有“民族博物馆”之称。新加坡也曾经发生多次种族暴乱。为促进种族群体间的交流,1989年人民行动党政府实施种族融合政策。该政策是通过确保居住在公共房产中各个种族群体具有稳定的比例,以达到促进种族融合与和谐。
4.3 英国:通过社区推行族裔之间的融合
英国近年随着外来移民和难民人数不断增加,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基数扩大,种族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如布伦特地区2002年制订的第一个种族平等4年计划。要求公共服务机关承担起“消除非法的种族歧视,推进机会平等,促进不同种族团体人民友好关系”的法律职责,通过调查本地居民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施行措施解决问题。
西方的经验表明,以法律为手段,以公民主动参与和社区共治为形式,在达到共识的前提下,消除种族隔离,促进民族融合是至为重要的做法。
5.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条件和途径——社区治理与社会资本良性互动
借鉴西方经验,新疆应建设多民族混合型社区平衡居住空间的分异状况,遏制分化的趋势,异质性强的城市社区更具有包容性,能提供较多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法国学者布迪厄1980年提出的,社会资本是透过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本。通过合作提高社会效率。从社会资本对个人收益的构成看,若社会资本处于弱势,那么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也将处于弱势。
在多民族混居型社区内,通过居民之间的日常交往,建立相互信任的渠道;通过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并规范彼此的利益交换价值;通过广泛沟通,建立起新型社会关系网络,并转化为个人收益的资本。
5.1 多民族混合社区的功能
多民族混合型社区是通过对社区内各民族人口构成的有效控制,形成社区合理的民族人口构成,避免城市中出现单一的少数民族和低收入群体高度聚集的社区。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建设若干多民族混合型社区,在大城市中重构城市社会空间,加快各族人民对城市的归属和认同。
5.2 多民族混合社区的建设模式
(1)借鉴新加坡经验,加强政策设计,实行民族居住人口的配额制度。以多民族混合型社区作为基本的居住单元。
(2)在同一地块中设计不同的民族和阶层相互混合的居住区,形成不同社会阶层的混居。
(3)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增加设施的便利性,对于穆斯林信众所需的宗教场所,应予以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
(4)加强社区治理,激发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应采取政府主导与居民自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社区治理。
(5)创造和提供有利于民族交往的社区公共空间。创造多民族社会和一体多元的城市文化。
(6)在社区经济方面,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来促进社区就业并帮助弱势群体。
(7)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各民族间相互尊重、团结互助的社区文化氛围。
(8)加强社区治安,实行社区人员与专职工作者共同管理。
(9)社区慈善方面,包括居民纠纷调解、职业技能培训、弱势群体救助、照顾空巢老人,留守孩子等。
(10)社区教育方面,以中小学为社区划定单元,服务不同范围内的人口,实行民汉合校。
参考文献:
(1) 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
(2) 王平《乌鲁木齐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3) 韩玲《美国社会种族居住隔离模式探析》(2010. 29卷二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anlilw/68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