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园林工程师职称论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有机更新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在城市空间越来越人工化的今天,欣赏自然、亲近自然成为城市居民日益突出的需求。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网架\"越来越多的承载着\"绿色廊道、人文廊道\"的作用,成为城市环境中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空间。于是道路景观的有机更新便越来越呈现出功能复合的特征,更加注重生态、人文、人性的创造,更加尊重现有场地的景观个性,利用多样的景观手法创造与周边区域规划及发展无缝对接的生态性、经济性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城市道路,有机更新,绿化景观,设计

  1、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创造出优美的道路景观已成为园林工作者的当务之急。道路绿化以\"线\"的形式,沟通了城市园林的\"点\"与\"面\"。搞好道路绿化,不仅美化环境,而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防风、防火、保护路面、组织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等怍用。所以,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功能

  2.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决定了整个城市景观的框架。它就像城市景观的血管,交通、生活、购物、交往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可以说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核心所在。

  2.2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展现着城市的历史底蕴

  城市道路格局是一个城市特色的重要反映。每个城市由于其发展历程及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其道路格局往往也都各具特色。而它们往往反映了该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记载下了某些重要的历史故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则与其密切相关,形成了独有的城市文化特色。

  2.3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展现着城市的形象

  人们对道路的感知最主要的往往不在路面本身,而是道路两侧的园林景观及建筑、构筑物形成的\"景观全界面\"。所以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往往影响着整个道路的形象,而道路的形象又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形象。

  3、具体工程分析

  3.1工程概况

  杭州市政府给文一路延伸段的道路等级定位是\"城市主干道\",它不仅是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重要配套道路之一,也是德胜快速路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意味着,以后整条文一路将是杭州市区东西向快速交通走廊的一部分,也是沟通主城区与余杭西部地区的主要通道,将有效改善杭城西北部交通。文一路的历史相对较短,相关历史信息多以近代乃至现代的内容为主,设计决定以展示自然风光为主。\"文一西路绿化景观设计\",东起五常港,西到东西大道,总体长度约8.16公里,面积约69.62公顷。绿化范围除包括中央绿化带、机非隔离带外南北两侧各有50米绿化隔离带其中包括10米辅道。

  3.2规划设计布局

  本规划设计吻合《杭州市余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凯文.林奇教授提出的城市形象五要素\"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为理论参考,充分运用点、线、面结合,高低错落,曲直相间,刚柔相济等对比的造型手法,通过色彩及细部上的协调与处理,力求多层次表达舒展性、柔和性、流动性。

  (1) \"荻塘芦影――湿地风光区\"

  五常港至良睦路,全长约4.68公里。双向四车道,中间6米绿化带,2米机非隔离带,3米人行道。路基总宽度50米。道路两侧是40米绿化隔离带,以及10米的辅道。

  此段地处西溪湿地边缘,且现状有多处鱼塘。因此这里利用 图1

  湿地的景观营造手法对现有的鱼塘及池岸进行软化,并种植水生、湿生植物,使其自然过渡到景观水体;局部将鱼塘疏浚、清淤、连通,形成湿地景观风貌,与\"西溪风情\"相互呼应,互为渗透。既增强景观的可扩展性,同时形成周边绿化及道路雨水排水系统的有效补充。远期,将结合周边用地进行景观整合,布置休息、休闲设施,满足需要。如图1

  (2)\"水漾闲林――田园风光区\"

  良睦路至绿汀路,全长约1.83公里。双向四车道,中间6米绿化带,2米机非隔离带,3米人行道。路基总宽度50米。道路两侧是40米绿化隔离带,以及10米的辅道。

  景观设计是\"生长的艺术\",基于现状以农田、鱼塘、农居拆迁地为主。设计将现有的农田保留下来,梳理其种植形式,并在农田中补植乡土乔木树种,近期将农田作为道路绿化中的背景使用,节省投资的同时给人以清新的田园气息,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周边地块开发的深入,当农田景观不再适宜周边城市化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时,再将其更换为地被及灌木种植。对于农居拆迁地的处理也是如此,前期可以经济林、风景林形式,普遍绿化,后期 图2

  可逐步由休闲小广场、健康游步道以及变化丰富的植物群落种植所代替。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景观的因地制宜及景观的生长延伸性。如图2

  (3) \"湖畔乡田\"――山水风光区\"

  绿汀路至东西大道,约1.65公里。双向四车道,中间6米绿化带,2米机非隔离带,3米人行道。路基总宽度50米。道路两侧是50米绿化隔离带,以及10米的辅道。

  现状以经济林、苗圃、农田及部分鱼塘、农居拆迁地。设计拟对现有的果园、苗圃进 图3

  行梳理,使其融入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中。使得从道路上欣赏能有一个较丰富、整体的景观,从经济林转化为景观林,将形成较为规则的树阵,梳理出的果木可在道路的其他区域形成果木树阵。另外,对现状鱼塘清淤泥、疏浚,局部就地堆土,形成微地形,营造\"山、水、果林\"山水景观,达到土方就地平衡。如图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anlilw/959.html


上一篇:园林工程师评职范文论园林道路规划设计
下一篇:园林绿化设计工程师高级职称评职论文发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