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中小城镇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目前,我国选择的是一条重视农村地区发展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即发展中小城镇和农村非农产业。这种模式被概括为\"离土不离乡\":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使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为非农业劳动力。总体来说,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存在的若干问题也同样不可忽视,一些学者甚至将其称为比\"城市病\"更严重的\"农村病\",包括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机制落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绿地建设不够、形象工程过多过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目前各个城镇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生态建设投入,本文从实践出发,对中小城镇生态建设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中小城镇 生态建设 解决对策

一 城镇生态建设的意义

1.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城镇生态建设在纠正既往单纯过分注重经济GDP做法的基础上,根据人文学、生态学、社会学与经济学原则,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实现住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避免城镇密集开发、 绿地面积减少而导致的各种城市病的产生。所以,如今城镇空气质量、人均绿地等指标已经被纳入城镇生态建设达标评估体系之中。

2.昭示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城镇生态建设在倡导城乡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同时,更是向公众传达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宣传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文化。其核心基础是环境意识和环境理念。

3. 提升城镇的内在价值:城镇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通常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发

达,更在于融现代文明和生态环境于一体的综合竞争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镇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城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生态学原理,城镇生态建设的一大作用就是注重通过建设和维护,消除城镇人口密集区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城镇发展建设目标。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增强城镇的吸引力,促进城镇进一步发展,实现城镇发展的动态平衡。

二 当前中小城镇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1.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实践调查发现大多数河流的上游水库断面水质普遍较好,可达到Ⅱ类水质,而水库坝址以下河段流经城镇后,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水质普遍较差。

2. 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前期总体规划缺少环保专项规划,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使有限的水资源受到污染,水体自净和生态恢复能力下降。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较弱,处理率很低,造成生产生活环境的污染。②大中型企业向农村转移,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排放废水对河道、农田构成直接污染,使农村生态境问题日益突出,经济、 社会、 环境协调发展面临巨大压力。③环境管理能力、科技支撑能力较弱。 基层环境保护能力相对薄弱,经费紧张,技术设备落后,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乡镇还没有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也没有配备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普遍没有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工作。④环境管理决策的科技支撑薄弱,缺乏生态和环境基础数据保障,数据来源过于依赖各地统计报表及现有的统计资料;缺乏对重大生态和环境问题的系统性、跟踪性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对开发与保护的协调提供不了有效支持;缺乏对污染防治技术及推广应用技术的系统性研究;缺乏对环境和资源问题的生态与经济过程的系统研究。

3.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压力依然较大: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功能区划标准。噪声环境质量达标不稳定,交通噪声有升高并超标趋势;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仍然存在着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区域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流污染、矿渣占用耕地、淤积河床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危险废物、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有待解决,此外,机动车尾气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核辐射污染、有害细微颗粒物污染、电子垃圾污染等上升为新的环境问题。

4. 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①化肥污染。由于农家肥施用量的减少和化肥施用量的增加,造成土壤板结、肥效下降和土质恶化,并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② 农药污染。目前,中小城镇农药使用量较大,利用率低,部分农副产品和土壤中残存了大量的有机磷、有机氯和聚酯类农药,使农产品受到污染,品质下降,还有部分残留农药进入水体,直接危害城乡居民的健康。③农膜污染。大量农膜残留于土壤中,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不良影响,而且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积累不断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呈逐年加剧的趋势。

三 加强中小城镇生态建设的积极对策

1.坚持科学发展观:①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我国中小城镇生态建设必的多样化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生产力水平差距悬殊,城镇疏密不一,而且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过大,人均资源稀少,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农民的收入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造成的。所以,城镇生态建设应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既要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包括生态设施,又要坚决避免盲目塑造形象工程、政绩工程。②以人为本,改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观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发展对当代人和未来人需要的持续满足,达到当代与未来人类利益的统一;二是发展的协调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要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城镇生态建设投入必须着眼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充分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③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建立长效机制和体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市场能办的让市场去办。要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法规体系,做到依法管理城镇。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打破垄断,在放开市场的同时加强政府监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402.html


上一篇:低碳城市视阈下的生活方式探究
下一篇: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