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小区规划设计的探索(2)
3.5 光环境系统
指小区内的自然采光系统与人工照明系统。生态小区的光环境系统的建设首先应该避免炫光、阴影等光污染,不得采用霓虹灯等强烈灯光做广告,不得采用玻璃幕墙等等。其次,要注重室外景观的视觉可达性,在室外公共场地采用节能灯具达到100%,提倡由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
3.6 热环境系统
热环境系统,旨在采用符合节能、环保卫生、安全原则的住宅供暖、空调技术,给居民营造一个满足居民的热舒适度要求、建筑节能要求、环保要求的环境。建设重点在于采暖、空调、生活热水的使用上,具体还要结合小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同时利用各种绿色能源,为小区提供热环境。
3.7 绿化系统
生态小区绿化建设与我国目前的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相比更强调其生态功能。它的建设重点除了满足绿化率(达35%),种植保存率(95%)、植物种类(多于50种)等指标要求外,更要注重绿化系统的防晒、防尘、降噪、通风、水土涵养、空气保湿等生态功能的建设。应加强垂直绿化,垂直绿化面积达到绿化总面积的20%。
3.8 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
主要指对居民区生活垃圾的管理与处置。生态小区的废弃物管理与处置应遵循3R原则(资源化原则、减量化原则、无害化原则)。小区生活垃圾包括收集与处置的部分,收集、处置率应达100%;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分类率应达到70%。
3.9 绿色建筑材料系统
生态小区的绿色建筑材料系统指小区建设所采用的各种材料,应该符合国家绿色建筑材料的相关标准。在生态小区建设中,应加强对3R材料的使用,使用率应达到30%。同时要采用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的建筑材料和产品,并要求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4 生态小区建设的措施
4.1 做好小区的规划设计,减少开发的盲目性
做好小区的规划设计,减少开发的盲目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①以人为本,改善居住环境。将人们物质层面的安全、健康问题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问题结合起来,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的生活空间。②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首先,要做好生态小区的选择工作,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其次,要将建设目标统一在规划之中,分期建设、逐步实施,做好小区的规划工作。
4.2 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生态小区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因此强调生态意识和思维革新同时,必须注重研制和运用新技术。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地利用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提高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水平。另一方面,运用高科技,研制并采用以绿色建材为代表的新型建筑材料,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大气、水体和土地等的污染。此外,由于新材料的成本过高,我们还应注意控制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比例,将其与常规技术和材料充分结合起来使用。
4.3 提高生态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首先要提高建筑师的生态意识,建筑师应通过广泛的研讨、学习和交流从整体上规定建筑师的生态意识水平,使其树立生态建筑设计观,用相应的生态设计理念来指导建筑设计。其次,要做好科学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让其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和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营造健康社区的活动和建设中来,让开发商和业主形成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稳步推进生态小区的建设与发展。
5、结语
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把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维护,这才是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4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