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农村成品房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农村的成品房质量普遍存在着混凝土裂缝、房屋沉降造成偏斜、选址不当、梁顶变形等问题,本文列举了一些具体的措施进行矫正。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沉降偏斜;选址不当;梁顶变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农村的房屋建设的也是愈加坚固和美观,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钢筋、混凝土等新型预制材料的大量使用及农村建筑专业技术工人的缺乏,也不可避免的给质量带来了一些隐患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农村建房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及防控措施,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一、混凝土裂缝及防控措施。

各类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 1) 由于混合物体的比例引起的收缩裂缝。混凝土的凝固收缩会引起收缩裂缝,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 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选用的水泥品种不同, 其干缩、收缩的量也不同。

( 2) 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差裂缝。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 3) 材料裂缝。材料裂缝表现为龟裂,主要是因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骨料中含泥量过多而引起的,裂缝的产生很明显的会导致房体漏水或渗水,为避免此类裂缝的产生在施工中必须采取适宜的措施,列举如下。

( 1) 降低水泥凝固中的水化热。一是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较好;二是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采用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的\"双掺\"技术, 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以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三是 选用适宜的骨料, 施工中根据现场条件尽量选用粒径较大, 级配良好的粗骨料;选用中粗砂, 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并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减少用水量;四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

( 2) 降低混凝土入模成型的温度。一是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选择较适宜的气温, 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夏季可采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搅拌混凝土, 或在混凝土拌和水中加入冰块, 同时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 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也采用遮阳保护、洒水降温等措施, 以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二是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三是在混凝土入模时, 还可以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加速模内热量的散发。

( 3) 加强施工中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之后, 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 以使混凝土缓缓降温, 充分发挥其徐变特性, 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坚决避免曝晒, 注意保湿;冬季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变化;采取长时间的养护, 确定合理的拆模时间, 以延缓降温速度, 延长降温时间, 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可采用热敏温度计监测或专人多点监测, 以随时掌握与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混凝土内外温差应控制在25℃以内, 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 并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 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致过大, 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合理安排施工程序,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均匀上升, 避免混凝土堆积高差过大。在结构完成后及时回填土, 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

( 4) 改善约束条件, 削减温度应力。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与垫层之间可设置滑动层, 如技术条件许可, 施工时宜采用刷热沥青作为滑动层, 以消除嵌固作用, 释放约束应力。

( 5) 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是 控制集料含泥量。砂、石含泥量过大, 不仅增加混凝土的收缩, 而且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对混凝土的抗裂十分不利。因此在混凝土拌制时必须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将石子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 中砂含泥量控制在2%以下, 减少因砂、石含泥量过大对混凝土抗裂的不利影响; 改善混凝土施工工艺。可采用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和最上层泥浆等方法;二是加强早期养护, 提高混凝土早期及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表面及内部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 以改善应力分布, 防止裂缝的出现。

二、房屋沉降造成偏斜及纠偏措施。

大多户农民由于建设资金有限,并且对安全问题认识的不是非常到位,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为节省原材料造成的房屋安全隐患,譬如在建造中往往就不注意钢筋圈梁和壁柱的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地面沉降造成了房屋整体变形或偏斜,当此现象发生时可以采用以下纠偏措施进行处理。

(1)地基土促沉。对建筑物沉降较小一侧的地基土采用某种方法促使其沉降,使倾斜建筑物两侧的沉降差降低至允许的范围内,地基土促沉的方法有掏土(砂)法、沉井冲水排土法、加载法和地基应力解除法等。?

(2)地基土限沉。对建筑物沉降较大一侧的地基土采用加固的方法,以限制其继续下沉。限沉纠偏的方法主要有锚杆静压桩法、静压桩法、树根桩法、旋喷桩法、石灰桩法、板桩围护法及灌桩法等。在使用此类方法时应注意不能因\"加固\"而对原来就较软弱的地基土产生新的扰动,否则将形成新的附加沉降,增大纠偏工作量,甚至造成纠偏困难。?

(3)结构物顶升。利用千斤顶将倾斜建筑物沉降较大侧顶升(或侧向顶推)复位,这种方法较适合于如柱子等局部纠偏,整体纠偏时所需费用较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437.html


上一篇: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国外绿色建筑实践对我国的影响
下一篇:试论古代建筑的保护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