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GIS在旅游规划系统构建中的理论及应用探讨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旅游规划系统越来越需要信息技术系统的支撑,将GIS引入旅游规划信息系统愈加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旅游规划信息系统的现状,探讨了GIS技术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并结合GIS技术具体分析了其规划应用过程,对GIS技术与旅游规划的结合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旅游规划;空间分析

GIS是以测绘测量为基础,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储存和使用的数据源,以计算机编程为平台的全球空间分析即时技术。它利用地学模型来分析空间数据,对环境、资源等空间信息进行管理、分析,并进行动态变化的预测、预报,为各行业的管理和规划服务[1]。由于旅游规划中的多数信息直接关联着空间位置,因此,将GIS应用于旅游规划中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信息系统是构建与应用旅游规划信息系统的基础软件平台和核心技术。近几年,开发及应用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规划旅游方面的核心点,而其最受关注的新领域为GIS信息技术在旅游规划信息系统中的构建及应用。

一、构建与应用的旅游规划信息系统概况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是重点概述旅游信息系统的架构及功能,对GIS应用于旅游规划系统的研究较少。GIS具有综合性强、拓展面广、时空跨度大的特点,将GIS应用于旅游规划信息系统的构建,能解决其构建中的关键技术与重要功能等问题。目前,旅游规划信息系统尚处于设计概念阶段,其正逐步探索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以拓展GIS旅游规划系统的应用范围,增强技术实力。

通过相关研究分析,借助旅游规划信息数据库、空间分析方法库等技术,逐步构建了集合空间查看、分析及网络分析功能为一体的GIS旅游规划信息系统,可使其有效实现管理图文一体化、基址分析自动化、规划成果可视化的旅游规划目的。

构建基于GIS旅游规划的旅游信息系统,不但能大力推动旅游规划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而且能有效提高旅游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客观性及实效性。结合GIS技术构建旅游规划信息系统,需先建立旅游规划信息数据库,它是旅游规划数字化、定量化、信息化的关键内容。

二、旅游规划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旅游规划的基础及核心环节在于资料信息获取全面、准确,其工作量大,投资大且其过程较为繁琐。与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相对比,搜集数据信息在旅游规划信息系统中占到85%以上的开发系统总造价。因此利用GIS技术构建旅游规划信息数据库,对数据的编辑、处理与分析有重要作用。

数据库的数据组织和管理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用户的使用。因此,数据库的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2]。旅游规划信息数据库系统不但应具备空间数据库,而且应具备非空间数据库。对旅游规划的对象而言,空间数据库主要包括:规划区地形要素数据库、动植物物种数据库、环境要素数据库、各类用地要素数据库、交通要素数据库、代表景点图像库等。非空间数据库主要包括规划区历史文献资料、行政、经济、管理及规划人员档案资料等。通过这些数据库可以加强对旅游规划对象各方面情况的了解,以便更好地经营管理。

运用GIS对旅游规划数据进行合理有效地的组织、处理与管理,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将GIS与旅游规划信息系统构建有效结合,能使得旅游规划信息系统更科学、更全面,并能有效实现分析客源市场、选址旅游设施、组织旅游路线及计算旅游环境容量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3]。

三、旅游规划信息系统中GIS的应用

(一)分析旅游客源市场

旅游区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关乎客源市场的辐射范围。景点的吸引力越大、市场辐射范围越广、景区的可进入性越强,越能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客源市场是旅游规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分析旅游客源空间

应用GIS对有关于旅游地人口分布、吸引力影响因素及目标群体分布等方面的地理空间属性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加入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的因素,分析出旅游地客源的地域范围。

2、叠加旅游客源属性

对上述分析的结果叠加客源属性进行分析,成图,最终把不同旅游规划策略下的参考方案提供给规划管理者。

(二)规划旅游设施分布

所谓的最优区,也即在各种意义的最优目标下,分布最优的产业、基础设施位置,关联着布局空间问题,通常可归属为选址问题,而其选址问题关系到人类生产、生活、娱乐及文化等多方面。同时,旅游设施占有旅游投资规划较大的比重,不合理的规划布局将严重损失投资成本,污染生态环境。对此,开发与建设时,旅游区选址的科学性、旅游设施的合理布局显得至关重要。

1、分析整个建设区域

利用GIS的拓扑叠加功能,通过地形、地质、气候、交通及方法模型等得出与旅游资源评价图叠加来分析要建设旅游设施的整个区域。

2、确定设施空间布局

利用GIS的网格分析功能来设置最佳的景区内交通设施,宾馆、饭店等基础设施最合理的布局;且可利用GIS的缓冲区分析功能来确定所需建设的旅游设施与旅游设施外的某种影响或保护辖区。

3、检验设施选址效果

利用GIS数字高程模型(DEM)来检验某点相对周围区域的可视通透性,便于在全局上考虑旅游旅游设施之间的通视性效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458.html


上一篇:分析生态城市理论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合理规划湿地公园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