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景观在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构成与运用(2)
2.3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构成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中国著名的三大洼地之一的里下河地区。古长江与淮河曾在此交汇入海,形成了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而作为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过渡区,吴越文化和楚汉文化的连接点,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二家、江苏省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
2.3.1湿地水文景观。
溱湖又名喜鹊湖,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1.5公里,形似玉佩,面积约2.1平方公里。登高而望,从四面八方通达湖区的主要河流有9条,自然形成\"九龙朝阙\"的奇异景观。大面积的水体形成了云雾缭绕的独特小气候。
2.2.2 湿地生物景观。
溱湖自然资源优越,生物类型多样,主要有水生植物群落、湿地动物群落。蒲草丰茂,浮萍绕船,常年盛产菱藕、水瓜等无公害食品。
湿地动物景观的主要为湿地水鸟、湿地昆虫和观赏鱼类等。
这里还是麋鹿故乡园,麋鹿属世界级珍稀保护动物,据《麋鹿生境考察》记载,溱湖地区就是麋鹿的故乡。泰州市博物馆珍藏的国内唯一一具完好的麋鹿化石标本便由此出土。
2.2.3 湿地文化景观。
湿地文化景观立足湿地特有的生态特征,体现区域的传统民俗和风土人情等地方特色。
一年一度的\"中国·溱潼会船节\"就是在溱湖上演绎的。每年清明时节,浩瀚的湖面上,锣鼓喧天,竹篙林立,各种花船、龙船、篙子船千舟竞发,其恢宏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争赛、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海内外媒体誉称\"天下会船数溱潼\"。溱潼会船节与云南泼水节一道被列为全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
溱潼水国物产丰饶,以溱湖水产品制作的\"溱湖八鲜\"名宴,取自天然,加工精细,兼具江淮风味。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2.2.4湿地经济景观
大型央企华侨城集团历经3年精心规划建设,打造了一个集生态湿地、度假温泉、湿地球场、主题酒店、主题地产和古寿圣寺于一体的湿地温泉旅游目的地。
生态湿地:珍稀的湿地温泉、十里溱湖、会船节、国家湿地公园,优势资源,浑然天成。泰州华侨城充分利用项目内丰富的水系,沿岸规划内容有\"烟雨江南\"、\"湿地揽胜\"、\"小桥人家\"等三大主题观区,白天乘船而游,身心浸润弥漫的绿意;夜晚,两岸灯光灿烂,如入梦幻新江南胜景。
度假温泉:云海温泉占地面积约4万平米,由室内温泉区、室外温泉区、VIP养生区组成,拥有国内罕见的\"三元温泉\",富含偏硅酸、锶、锂、硒等稀有元素,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日出水量达1200立方,出水温度最高达53℃。80余间概念设计客房与50余个特色温泉泡池,为游客提供一个集休闲养生、中医理疗、特色SPA、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休闲区。
湿地球场:依托湿地特色景观,巧妙保留湿地原貌及水生植物,规划建成一座标准湿地休闲球场,开启国内首个纯湿地休闲球场之先河。湿地之上,悠然绿意,让您的激情在蓝天白云之下挥洒,体悟一洞一世界,一景一人生的境界。
主题酒店:秉承华侨城精品主题酒店的文化理念,融江南古建筑文化、园林文化与戏剧文化为一体。简约别致的主题酒店滨水而卧,拥有标准房、情侣房与及至尊客房300余间。
主题地产:纯水岸住宅区占地面积约40余万平米,规划建设有联排、叠加、双拼和独栋等。五纵十八条运河,有序分割,创造性地构筑 \"蓝脉绿网,水城小镇\"的特色风景。运河两岸,建筑坐北向南,原创现代中式风格。林荫碧水,小桥人家,为成功人士展现一处淡定从容的江南家园。
古寿圣寺:古寿圣寺位于项目最北端的临湖位置,占地面积约8万平米,规划60米高三面药师佛塔,屹立溱湖水中呈现\"水天佛国,琉璃世界\"的禅儒神韵。
3生态景观的运用和管理
3.1 生态景观运用和管理的目标
生态景观的运用和管理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景观构成要素的合理组合,来创造赏心悦目的景观单元和划分丰富多彩的湿地空间,实现展示湿地自然特征,示范湿地合理利用,传播区域湿地文化等要求。同时,满足人们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精神需求,提升生态修养、陶冶审美情操。
3.2 生态景观运用和管理的原则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明确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必须遵循保护优先原则、科学修复原则、合理利用原则和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景观运用和管理首先要遵循着四个原则,才能突出湿地景观,最大限度的维持区域自然风貌,创造公众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场所和空间。同时还需要树立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理念,遵循生态景观建设的个性化原则。
3.2.1 多样性原则
湿地公园的景观多样性,是湿地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因此,湿地景观在配置上一定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针阔叶、常绿落叶、旱生湿生水生等不同季相变化和生活习性的植物,乔、灌、藤、草、地被植被及水面相互协调,创建观赏型、保健型、生产型、疏林草地、水生或湿地等多层次植物群落。
3.2.2 融通性原则
在景观的运用和管理上,特别强调维持与恢复景观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保持生态的流动和融通。滨水地带是物种最丰富的地带,也是各种动物、禽鸟的往来通道。要充分利用水系作为景观生态廊道,连接湿地各个园区。在游人和环境的矛盾处理上,优先考虑水体的流动、季风的流向、鸟儿的轨迹、动物的迁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4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