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景观在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构成与运用(3)
3.2.3 审美性原则
充分利用湿地水体和生物的特点,创造意境,提升湿地审美境界。体现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性、愉悦性、完整性以及奇异性等。比如在自然景观为主的景点中一方面应突出强调自然景观的真实和完整,另一方面要因势利导地将人工景观、旅游设施融入到自然景色中,\"虽由人作,宛自天然\",让游客既享受到优美的风景、茂密的森林、清新的空气、和煦的阳光,又享受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结合的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胧美。
3.2.4 独特性原则
湿地公园同样具有旅游属性,因此切忌模仿、抄袭和从众心理,形成景观独特的个性。有特色的旅游景观,景区才有生命力、竞争力,景观的独特性是游客购买旅游产品,进行旅游消费的核心动力。旅游景区品位的高低、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决定于景观的特色和个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才能长久的独领风骚,享誉海内外。
4 结语
由于湿地公园建设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个别地方政府更多地强调经济效益和政治效应,往往忽略环境效益和生态效应。在湿地景观的运用上,留下了过多的人为痕迹,同质化倾向严重。自然形成的堤、岛、浅滩等湿地地貌景观渐渐损坏,水陆过渡空间渐渐缺失。植物的多样性较低,形成不了完整的湿地植物群落景观。景观要素与地域文化、习俗、民风严重脱节。因此,正视和解决这些存在问题是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的当务之急。发展湿地公园,既有利于发挥湿地效能,又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的保护,对改善生态状况,提高环境质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林业局 2010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 国家林业局 2008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林业局 2010
王胜永 王晓艳 孙艳波 对湿地公园分类的认识与探讨山东林业科技 2007
梁桂盛 席广会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浅析科技向导 20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4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