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析钦州学院以一种新的设计概念来解决困难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 开放、共享和沟通是现代大学和社会共同的理想,也是文化成长的基石。封闭式校园如孤岛一样封闭了校园和城市的边界,割裂了高校和城市之间的联系。而开放型大学校园却往往出现管理困难的问题。在钦州学院的规划设计中,我们试图以一种新的设计概念来解决开放和共享校园在运行中所遇到的矛盾。

[关键词] 钦州学院 开放型校园 开放 共享 规划设计

Abstract: opening, sharing and communication is the modern university and society common ideal, also is the cornerstone of cultural growth. Enclosed campus as closed as island campus and the boundary of the city, the city university and split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And Open University campus often appear management difficult problem. The qinzhou in planning and design, we tried to a new = design concepts to solve open and sharing in operation of the campus with the contradictions.

Keywords: qinzhou open campus opening sharing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环境

钦州学院是广西省沿海地区唯一的公立本科高校。项目旨在未来的若干年建成富有海洋特色的区域性、综合性、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为申办北部湾大学打下基础,并提出了建设开放型校园的发展意见。

校园新址位于钦州市滨海新城茶山江片区南北高速公路南面,通过扬帆大道交通轴和南部临港工业区想连接。校园占地2016亩,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建设。

2. 场地分析

校园西南部有钦江环绕,东侧被大岭沟和安州大道分割,望向红树林山岭。基地三面环水,一面临山,周边景色优美。基地周边规划大型社区,居住人口约20万人左右。校园东边为景观大道,东边为交通性干道,和旧城以及临港工业区均有便捷链接。

3. 发展趋势

18世纪~19世纪以哈佛大学等为代表的\"开放型\"大学相继出现。因其对社会的紧密联系和对社会文化、知识和经济的推动而成为了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开放型大学背后的教学理念和建设模式也为我国所广泛接受。

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教育的大发展也掀起了开放式校园的建设的序幕。传统校园边界逐步过度为融性和透性边界。拆除围墙,实行开放式办学是为很多高校尤其是大学城广泛采纳。

这对于高校培养人才、融入社会、服务地方、美化校园环境等方面都已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新问题的提出

然而,开放式校园也必将导致校园进出人员复杂、治安管理难度加大等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不少大学校园重新围起绿篱和栏杆,成为原来开放式的校园蜕变为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封闭型大学。

如何解决现代大学\"开放性\"与\"封闭管理\"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高校自身职能和公共职能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都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5.指导思想

钦州学院新校区项目\"建议书\"中提到:新校区的建设将采用开放式、社区式的规划思路。与市民保持亲密接触,并实现资源共享,校园功能设施的设置更多地考虑与城市设施的互补。校园在形态上呈现为没有围墙和大门,以一种融合的形式存在与周围的环境中。

针对钦州学院新校区的地形特点和建设目标,我们巧妙地通过\"一池三岛\"的规划布局来解决\"开放性\"大学和大学的\"封闭管理\"这样一个相互矛盾的问题。并真正实现透性的校园规划设计。

5.1整体构思——\"岛\"的引入

5.1.1引水为湖,叠土成岛

两江夹送,黛山秀水是校园新址最典型的特质。规划借鉴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将周边积极的景观要素延续至校园规划中,从大岭沟引入水系,并结合场地平整分区叠土成岛。形成碧水环绕,绿岛相连的校园基本脉络(图3左上),极大减少了土方工程量。

5.1.2周边共享,逐级开放

开放、共享和沟通是现代大学和社会共同的理想,也是文化成长的基石。封闭式校园如孤岛一样封闭了校园和城市的边界,割裂了高校和城市之间的联系。而开放型大学校园却往往出现管理困难的问题。

方案中,公共绿地和水系的引入,将校园自然地分隔为不同开放性的\"大学公园\"、\"知识共享区\" 和\"学术岛\"三个层级(图3右上)。积极共享的大学公园、服务社会的\"知识共享区\"和象牙塔式的\"学术区\"相对分离,又互相联系。巧妙解决了\"开放\"与\"管理\"之间难以调解的矛盾。

5.1.3步行尺度,复合结构——多中心与多维度交流相统一的混合布局

\"学术岛\"是校园的结构单元,它以舒适的步行距离为准绳,生活区、学院区和体育区对应布置,组成多个功能完善的小尺度生活空间,以此减少人员的跨区流动。这使不同功能建筑群间的步行距离被严格控制在10分钟以内,步行距离舒适宜人。 \"学术岛\"建筑群组团布局,围合形成多个中心,通过教学区与大学街串联起来。有利于文化交流和学科互动,实现资源共享。

5.1.4退缩边界,积极开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规划将教学区边界退离道路,远离噪声污染,并沿街布置\"大学公园\"和大型公共建筑。不但隔绝了道路噪音对校园内部的不利影响,同时形成与城市积极共享的开放区(图3右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584.html


上一篇:鞍山城市用水价格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从城市建筑生态浅谈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