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关于中小户型住宅规划设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 要: 我国目前小康社会初期住宅的主体消费群是广大的中低收入家庭,\"力求在较小的空间内创造较高的生活舒适度\"是住宅设计着力解决的问题。中小户型无疑成为市场主流。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小户型住宅设计的存在问题,并重点分析了如何规划设计中小户型的住宅。

关键词:中小户型;存在问题;核心原则;规划设计

1 中小户型住宅设计的存在问题:

1.1 设计人员缺乏对中小户型的认同

在建筑模式上,目前对中小户型缺乏足够的研究,没有相应的体系去支撑它。现在对于小户型的抵制不仅仅存在于消费者以及开发商的观念中,有的设计人员也在抵制。在设计上,许多设计人员觉得小户型是一种限制,认为得不到市场的认同,无法展开,而且会对自己的设计创作产生限制。同时现在没有很好的示范项目,消费者对于小户型的认识也存在不少偏差,认为会影响生活质量,但小户型的设计也有许多可以深入的地方,如果设计规划好的话,也会让人感觉非常舒适。

1.2 缺乏合理详细的设计规范标准

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的新政策,各地缺乏相对应的设计细则,但要在新政策下做好中小户型,与原有规范标准有些矛盾的地方,比如说在住宅规范里对于双人卧室、单人卧室,还有起居室的规定,为了提高舒适度,目前的设计规范都是低限要求的,各个房间的面积不得小于一定面积,在加大中小型户型设计力度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触犯这个规范,因此,中小户型要健康发展,推动我国房地产产业化进程,迫切需要一系列相关的设计标准。

2 中小户型的住宅规划设计:

2. 1 合理的规划尺度与配套安排

90m2这一个指标的改变 ,必然会牵涉到许多其它指标的调整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城市规划。中小套型的比例加大 ,必然造成户数的增多 ,这又导致配套设施需要更改。如家庭的增多必然带来小孩的增多 ,则这个地区的学校配套必然要作修改;还有设计的停车位必然要增加 ,以及商业配套、 绿化率的更改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 ,需要城市规划工作者重新规划协调。

2. 2 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密度

中小户型多了以后 ,户均密度提高了 ,原来很少研究户均密度 ,这个密度出现了之后 ,就要控制规划了 ,不但控制人数 ,不是一个楼住多少人的问题 ,而是多少户的问题。这就直接牵涉到环境问题 ,不能因为做了中小户型 ,环境就糟糕了。中小户型在环境设计里面也是要创新的。必须在规划时就做到景观的均好性 ,每户均有好的朝向、好的景观。同时因购房人群的同质化 ,规划还应增加更多社区邻里之间的交流。中小户型里面也牵涉到人均居住密度和户型密度的问题。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2. 3 充分考虑良好朝向和自然通风条件

在中小户型住宅设计中 ,应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 ,充分考虑较好的朝向和通风环境。住宅主要房间都应做到直接采光,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起居室、 卧室、 厨房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 7 ,否则光线昏暗 ,不便使用。平面设计中应着重考虑自然通风 ,有效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

2. 4 合理的公摊分配

经对多层及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统计分析:一般多层一梯两户的约 9 m2/户; 11 层一梯两户的约14 m2/户;11 层一梯三户的约 11 m2/户; 18 层两梯两户的约 19 m2/户;18 层两梯三户的约 17 m2/户。就多层来说 ,可能不存在太大问题 ,是所有类型中户均公摊面积最少的 ,所以首先应推低层高密度的规划;但对于高层来说 ,首先肯定要考虑一梯几户的问题。一梯两户虽然从通风、 舒适等角度来说比较容易设计,但对于 90 m2以下的中小套型来说 ,两户公摊一个电梯间是不经济的;而一梯四、 五户虽然可以很好地利用空间 ,但通风度、 舒适度又降下来了。这就需要权衡一些要素 ,建议选择一梯三户或四户。现在一梯四户的设计较多 ,但都没有把中间做通透 ,如果把中间两户通过内天井等方法做通透了 ,就又有了产品创新点。

2. 5 功能布置合理 ,室内流线便捷

户型创新的本质在于在 90 m2的限制范围内 ,怎么能达到功能的匹配 ?住宅根据使用功能概括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等。在中小套型住宅设计中正确处理它们的功能关系 ,满足各功能分区要求 ,使之动静分区 ,公私分离 ,洁污分离是设计住宅功能良好、舒适、 安全的基本条件。在合理考虑各区功能的同时 ,还要做到室内流线顺畅 ,交通面积集中、紧凑、减少干扰 ,并且还需突破单纯的交通功能 ,做到交通面积的综合利用 ,提高室内有效使用面积。这样的规划设计保障了个人高品质居所:以生活照料为目的配套服务设施;以放松心情为目的的浪漫居住环境。

2. 6 模糊某些功能区域 ,减少固定构件

将某些功能分区合并或连接 ,不做明确限定 ,如将起居室与餐厅合并 ,把厨房设计成开敞或半开敞的形式等。减少固定构件 ,用可活动的轻质材料构件分隔不同的功能区域 ,减少固定的墙体 ,使得室内空间流动开敞而不闭塞 ,同时也使得户型可以根据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空间形态、 位置和尺寸 ,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实用价值。

2. 7 厨房、卫生间的布局应适当、合理

厨房、卫生间是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间的活动时间长、内容多。其设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住户的生活水平和现代文明居住程度。在中小套型设计中厨房、卫生间应力求做到明,卫生间可将厕、洗漱与浴室分开,以提高利用率、减少干扰、也有利于洗衣机、热水器的布置。对于中小套型住宅,不必设置两个卫生间,位置得当 ,也能较好地满足使用要求 ,节省的面积可留给起居室 ,以便提高面积的利用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592.html


上一篇:西北地区中小城市总体结构与布局设计
下一篇:综述桥梁检测技术及工程运用